美國總統大選戰況激烈,儘管民主黨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的選舉人票數領先,但3日開票之夜仍無法確認是否跨過270張選舉人票門檻,因為尚有數個關鍵州的普選票還沒全部開出,且差距極小,而在12月14日選舉人團投票以前,還有時間尋求解決選票爭議方法,若依然無人能取得270票,國會就會啟動應變程序,代為選出正副總統。
重新計票 規定各州不同
依據美國《憲法》,當總統選舉陷入僵局,沒有一方能獲得逾270張選舉人票時,國會參眾2院就要進行「應變選舉」(contingent election),而美國史上分別在1801、1825及1837年大選結果難產,因而啟動應變選舉。目前開出的票數顯示,拜登與川普在威斯康辛、密西根、內華達等州的得票差距不到1%,其中密西根州法規定,票數相差2000張以下,就會自動重新計票。
Here are the 4 scenarios (out of the 256 possible outcomes) that would result in a 269-269 electoral college tie. https://t.co/WlSn31QUlq pic.twitter.com/nyxHEfdl8x
— Matt (@txaggie_2011) November 4, 2020
至於重新計票的時程也依州而異,像是密西根州法規定,重新計票不可超過30天,威斯康辛州則限定13天內要完成重新計票,而威斯康辛和密西根州都可只重計部分選區票數,內華達州規定全州重計,不可只計部分選區。2000年,2黨候選人在佛羅里達州得票差距僅0.009%,依州法自動啟動重計,但時任民主黨候選人高爾(Al Gore)要求手動計算民主黨具優勢的選區而提出訴訟。

官司未判 選舉人團照任命
針對重新計票和選制等訴訟,最後都可能交由聯邦最高法院做出判決。不過在部分州,州政府和州議會有權介入,像是德州州長有絕對權力解決總統大選爭議,而北卡羅來納州設有獨立的選舉委員會,由其做出最後裁決。另外,選舉人團投票日固定在大選後的12月第2個周三後的首個周一,所以這次的選舉人團投票日是在12月14日,而各州需在12月8日任命選舉人團成員。
如果計票爭議未能在期限前解決,州議會依據《憲法》賦予的權力任命選舉人團成員,像是2000年佛羅里達州選舉訴訟還沒得到法院判決,共和黨佔多數的州議會就任命小布希(George W. Bush)支持者當選舉人團成員,而州長也可與州議會協商人選。選舉人團投票後,2021年1月3日就任的新國會要在1月6日開會計算選舉人票,身為聯邦參議院議長的副總統負責監督。

沒過270門檻 國會應變選舉
儘管選舉人團成員都會投給其代表州的勝出者,但也會有成員投給別的候選人或不投票,他們被稱為「失信選舉人」(faithless elector),部分州為了約束選舉人團成員,規定失信選舉人的票無效,因還沒出現相關訴訟,因此也未就此規定是否違憲有判例。2016年大選,民主黨出現5名失信選舉人,包括前總統參選人、佛蒙特州聯邦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
美國國會議員可以質疑選舉人團成員所投的票是否有效,甚至拒絕認可,但程序繁雜,鮮少發生此情形,不過若沒有候選人得到270張選舉人票,國會就要進行應變選舉,聯邦眾議員依其代表的州一組1票,協商要投的人選,任一方候選人必須得到26票才是當選,而聯邦參議員則是每人1票選出副總統,若共和黨仍掌握參院多數席次,彭斯(Mike Pence)就會連任。 (相關報導: 川普「Big WIN」說太早?!拜登選情一度告急,勝利數字270卻悄然浮現 | 更多文章 )
Counting huge numbers of mail-in ballots may take longer than usual. Close results may draw recounts. The likelihood of legal challenges is high.We diagrammed the legal challenges and recounts that could delay the results of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https://t.co/va966BG6JK
— NYT Graphics (@nytgraphics) November 3, 2020
「這場選舉若無一方承認敗選並恭賀另一方,爭議就不會落幕」,俄亥俄州立大學法學教授佛利(Edward B. Foley)告訴《紐約時報》,「如果候選人自己不這麼做,就會走上司法途徑」。他直言:「我認為這是美國制度中的根本問題,就算我們曾離發生大問題很近,但我們還是沒有去修正此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