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特寫:細看英國前首相卡麥隆「全脫」

(BBC中文網)

英國脫歐公投前,首相卡麥隆信誓旦旦:「即便是公投選擇了離開歐盟,我也會繼續擔任英國首相」。

公投結果英國人選擇了脫離歐盟。選票結果公布幾小時後,卡麥隆宣佈辭去英國首相職務。宣佈辭職時卡麥隆說要留任到九月份的保守黨年會。情勢不由人,梅伊兵不血刃不戰而勝,卡麥隆一家隨即搬出了唐寧街10號。

辭呈剛交上去沒幾天,卡麥隆又辭職了,這一次是辭去他的維特尼選區議員。一個夏天,卡麥隆從首相到平民,躬身引退英國政壇,全脫!

後座難坐

卡梅倫卡麥隆在英國公投決定退出歐盟後,宣佈辭去首相職務。他被後人記住的只是在他的首相任上英國選擇了脫離歐盟?

卡麥隆宣佈辭去議會下院後坐議員的前一天,梅伊政府的教育大臣把一份綠皮書正式拿到了議會辯論。這份綠皮書中的提議據信將「引發英國二戰後最激烈的爭吵」。

當然是關於英國如何脫歐的了? 不是。是關於新建擴建重點中學, grammar schools(也有譯作「文法學校」)的。對英國的重點中學的不同看法,說到底是有關兩條教育路線之爭。這個問題太複雜,這裏無法展開,本周五的《漫話英倫》專欄裡我會專門介紹。

有一點是明擺著的。1998年工黨政府通過立法禁止新建重點中學。保守黨上台後,卡麥隆頂住黨內要求給新建重點中學「開禁」的壓力,稱在這個問題上糾纏是「在淺水區撲騰」。

新首相梅伊顯然不這麼看。她任首相第一天站在唐寧街10號大門外說,她希望看到的英國是一個「服務於全民的社會」。在梅伊看來,給建設重點中學鬆綁,顯然是「順應民意」之舉。

卡麥隆辭去後坐議員,與重點中學之爭有沒有關係?卡麥隆自己說,這不過是個巧合。他是利用整個夏季度假期間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

但卡麥隆又說:「在各類問題上,我當然都會有我自己的看法。這正是根本原因。作為一個前任首相,坐在議院的後座上,不引起政府分神和分歧,是非常困難的」。

幾分實情,幾分託辭,幾分尷尬,幾分無奈。

政治遺產

卡麥隆自認為是他將一個「陷入消沉」的英國保守黨改造成了一個「現代化的、能贏得大選的強勢政黨」。

卡麥隆從2001年起就當選成為牛津郡維特尼選區的議員。15年後,卡麥隆回到他的選區宣佈不再擔任議員。

退出政壇之際,卡麥隆留下了什麼政治遺產,當然是卡麥隆和政治評論家們都在考慮的。

卡麥隆表示,他自己希望人們能記住他在任期間,英國有強勁的經濟、「重要的社會改革」,並且也是他將一個「陷入消沉」的英國保守黨改造成了一個「現代化的、能贏得大選的強勢政黨」。

但記者追問的只有一個可能性:他被後人記住的只是在他的首相任上英國選擇了脫離歐盟?

反對黨顯然已經有了定論。英國工黨議員伊戈爾對BBC表示,她並不願意向卡卡麥隆表達任何敬意。她說,卡麥隆實際上「是為了擺平保守黨內部的紛爭,在英國脫歐公投期間,拿整個英國下賭注」。

她說:「他現在抬腿走人了,留下一堆爛攤子讓別人給他擦屁股。」

英國自由民主黨領袖法隆說,「他有很多可以引以自豪的事情。但很悲催的是,由於他一不留神,他將以一個把我們和密友兼近鄰的歐洲弄掰了的首相被後人記住。」 (相關報導: 15年政治生涯告終》不想成為梅伊「絆腳石」英國前首相卡麥隆辭去國會議員職務 更多文章

黨內同志對卡麥隆的急流勇退則大多是遺憾中帶著佩服,佩服中透著惋惜。眾多英國保守黨議員通過社交網絡向這位前首相表達敬意。他們稱卡麥隆是一位「卓越出眾」的首相,他的卸任將是英國議會的「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