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賠很多,該怎麼辦?」最近全球市場回檔修正,眼看指數如自由落體般下跌,看得投資人膽顫心驚,暗忖著該停損,還是加碼攤平?
其實人在賠錢時,很容易失去理性、不肯認錯,認為自己的看法是對的,堅持要熬到反彈。就像賭博輸錢,總覺得下一把就會贏回來,但最後往往就是輸光,被迫空手離場。
投資也是如此:買進一檔股票,看著它漲漲跌跌,慢慢地開始獲利,在上漲過程中,你可能忍不住先賣一點,也可能加碼、成本墊高。然後有一天遇到黑天鵝,你又不敢停損,最後變成虧損,不僅原本該有的獲利全部回吐,甚至侵蝕自己原有的本金。
賠錢有兩個原因 捨得小輸才會大贏
投資市場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不可能有百分百穩賺的股票,因此,懂得停損是很重要的投資觀念。每個人都會面臨虧損,接受虧損是在學習停損中必須有的態度。
通常,投資賠錢有兩個原因,一是不認賠,二是攤平。
對大部分人來說,停損的那一刻,就像在割肉一樣痛,因為立即實現了損失,很多人心裡無法承受這種衝擊,就乾脆閉上眼睛跟自己說:「沒有賣出,就沒有損失」,但不認賠,結果反而賠更大。
「停損是必修的基本功,先捨得小輸,才會大贏。」台股達人歐斯麥指出,想在股市中獲利,首先要練習狠下心來停損,若不肯認賠,最後可能不只輸了錢,還會賠掉本金。
歐斯麥認為,即使長期存股也要做到停損,因為時空環境不同,投資人一定要客觀地判斷產業環境的發展,若發現與當時預期的情形不同,就要趕快停損。舉例來說,美國柯達公司曾是世界數一數二的軟片大廠,但隨著大多數人都用數位相機和智慧型手機來拍照,就是產業永遠衰退的前兆,若不停損、出脫柯達股票,就會血本無歸。
存股達人陳重銘也認為,股票被套牢了,公司不會倒閉並非重點,重點是在於公司有沒有賺錢、能否穩定地配發股利,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就要壯士斷腕。陳重銘指出,一味抱持「手中有股票,心中無股價」來等待轉機,反而是把資金卡住,喪失了「錢滾錢」的效益。
陳重銘回憶說,金融海嘯前,曾以100元買進亞洲光學,那是一家曾經號稱「光學界海」的好公司。結果遇到金融海嘯之後,亞光一路跌到30元以下。「此後公司董事長年年喊話要轉虧為盈,卻又連年虧損,我認為經營者的誠信不足,最後認賠出清。」
「寧可賠錢,也不要『賠時間』,錢賠掉了還可以再賺,但一檔股票被套牢10年,要去哪裡賺回這10年呢?」因此陳重銘建議,股票遭套牢時,絕對不要置之不理,而是要採取適當的應付對策,化危機為轉機。
透過停損認賠,能把損失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讓你擁有繼續投資下去的資格,而非從股市畢業。「然而,當你發現一天到晚都在停損時,可能就需要檢討自己的投資策略,」歐斯麥直言,或許是你的投資策略有缺陷,才會導致你一直都在停損,因此必須調整策略,找到長期報酬率為正的方法。 (相關報導: 獲利回吐!勞動基金9月慘賠749億元,今年以來收益率僅0.05% | 更多文章 )
攤平「愈攤愈貧」 放大虧損到破產
第二種投資賠錢的原因是逆勢攤平。在下跌過程中,想要降低成本,結果愈攤愈貧!在16年內將300萬元本金變成230億元的日本神級操盤手CIS認為,攤平是最差勁的技巧,他建議「永不攤平,因為攤平有可能會一路攤到破產。」(延伸閱讀:「逢低買進四個字只會讓人破產!」他從不算合理價,憑什麼在日本股市提款23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