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中最難打開的結,應該是「中華民國」這四個字。國家,不只是實體的存在(政府、領土、人民),也是人民心中的共同想像,而兩岸三黨卻對中華民國有不同的想像。
民進黨與中共眼中的中華民國僅具歷史意義而已。對民進黨來說,中華民國台灣化是當今主流民意,就像民進黨所陳述的,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領土只包括台澎金馬,名稱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才是現實的中華民國。對中共來說,中華民國已經滅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而代之,這才是大陸人民眼中的中國,而台灣只是待統一的領土。至於國民黨,中華民國是自1911年成立至今的國家,根據憲法,領土包括了大陸,自然也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國民黨的觀點,市場愈來愈小。從這個角度來看,國民黨是唯一還活在歷史意義中的中華民國的政黨。這是當前的政治現實,在這個現實下,怎麼去正視中華民國?

在台灣,不論主張大屋頂中國或一中三憲者,都呼籲中共要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甚至於認為中共與民進黨是有志一同,都想消滅中華民國。持此主張者,認為中華民國現在是兩岸唯一具有連結意義的符號,而台獨意識的增長,就在於中共不給中華民國空間。欲競選國民黨主席的郝龍斌日前也表示,與中國交往,應堅持中華民國存在事實,若中國沒有善意回應,那兩岸間的通郵、通商、通航等,可以重新考慮有沒必要繼續下去。
持此看法者,基本上都有一個假設前提,亦即台獨的成長是因為中共種種不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錯誤政策,因此認為,只有正視中華民國才能化解台獨力量的增長。無可諱言,中共的政策確實是助長台灣(獨)意識的力量,但只是原因之一,同樣不能忽略,甚至於更重要的是,中華民國台灣化有其社會基礎,尤其是在民主化與本土化的推力之下,可說是難以避免的趨勢。簡單地說,假設中共願意正視中華民國了,台灣意識就會消退,台獨就會消失嗎?答案恐怕不見得。
有了這樣的認識,再來思考中共政策的邏輯就比較清楚了。在中華民國台灣化的趨勢下,兩岸最根本的問題,還是缺乏互信。對中共來說,統一是必然,但並非立即,而統一的首要前提則為獨立之不可能或不可行。數十年來,中共已在國際間及台灣內部成功塑造一種認知,亦即台灣如果獨立,中共會不惜一切代價武力阻止。民進黨執政後,中共種種作為更是在展現這種決心與意志。的確,這些政策讓台灣民眾對大陸沒有好感,但從過去至今,台灣意識僅管上升,民進黨與台灣民眾卻沒有台獨的意志與決心。換言之,台灣人拒統,卻不敢獨,這也是民調反映出來的事實。
當台灣出現兩種中華民國圖像時,究竟中共要正視那一個?國民黨執政時,中共都不肯正視國民黨的中華民國,現在是民進黨執政,中共更不可能正視民進黨治下的中華民國。說得實際一點,台灣本身對中華民國都沒有共識之前,要中共正視中華民國,根本是緣木求魚。這正是兩岸關係難解之處,也是作者心憂之處。 (相關報導: 徐勉生觀點:捨近求遠能參與世衛組織嗎? | 更多文章 )

要解決兩岸問題,或許還是要從台灣本身著手,至少要先在國民黨與民進黨之間找到共識。中華民國台灣化既然是政治現實,國民黨也應該接受這個現實,但更重要的是,在這個現實基礎上才有可能與民進黨尋求台獨選項以外的共識。不論國民黨與民進黨都應該要了解,中華民國台灣化不必然與台獨劃上等號,與兩岸統一也不矛盾,這是在觀念上與戰略上最需要突破的地方。即使像前東德或南韓,在國際上都是獨立的國家,但都無礙於其對統一的堅持與期待。簡單地說,中華民國台灣化是當前政治現實,而統一則是未來的期待。沒有對未來統一的期待,中華民國台灣化就只能走向台獨;沒有對未來統一的期待,大陸也不會面對中華民國台灣化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