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黃蜂包圍了兩個披著斗篷,被一條粗繩綁在一起的男人。這一刻,他倆已經盼了一天了。
其中一人打開酒罐上的蓋子,把正在憤怒攻擊的黃蜂靈巧地劃拉進罐子裏;另一個拿出鶴嘴鋤,挖進陡直的山坡,讓更多黃蜂蜂巢暴露出來。
在日本中部的這片陡峭的雪松森林裏,他們倆花了整整兩個小時一直追著黃蜂、用誘餌將黃蜂們趕到圈套裏。這下他們終於滿意了。
那天他倆回家時,酒罐子裏已經有好幾百個還在掙扎起伏的黃蜂,另外還有一個重達7公斤的蜂巢。
通常,可以當食物吃的昆蟲被描繪成一種超級食品,供應既穩定又持久——是比牲畜更為環保的一種替代食品。
但究竟哪些人吃昆蟲呢?昆蟲的味道怎麼樣?

兩位先生喝著啤酒,用鑷子將巢裏的黃蜂夾出來時,兩位太太正在用小火煨著黃蜂幼蟲。這種幼蟲生吃像是味道很濃的凝塊奶油,不過煮熟了配上姜、醬油和米醋吃像甜甜的牡蠣。
他們把成型的黃蜂用油炸得外焦裡嫩。
鄰居們會進來喝一杯浸泡了黃蜂的老酒,黃蜂身上泡出的毒液把普通的白酒變得有些混濁發黑。
他們一邊享受美食一邊打趣說,晚上誰也別想睡好覺了,因為黃蜂被認為有很強的催情藥效。

全世界到處都有這樣的場景,全家老少和親朋好友一起採集烹調昆蟲,目的不是因為饑不擇食,而是因為這些蟲子到處都是而且味道鮮美。
就拿世界有名的龍舌蘭酒泡幼蟲來說,那瓶子裡泡著的蟲子種類很多,但都是墨西哥一些地方很受歡迎的食物。
如果你要找到一條那樣的幼蟲,你必須拔出翻轉一棵龍舌蘭植物。
不同品種的龍舌蘭有不同的蟲。
呈紅色的蟲子最為金貴,生吃有一種很特別的煙熏味道,很有些梅斯卡爾酒的滋味。
由於需求很大,當局對這種幼蟲的採集有嚴格的監管。不過,如果你在非採集的季節去到當地的農貿市場,你可能會見到有人在兜售非法採集的還在蠕動的紅蟲子。
絶大多數可吃的昆蟲都很容易採集,很多簡直就是從天而降。例如,白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都吃。

雨後,這些帶著翅膀的小蟲就像煙一樣從洞穴中升起。
第二天,它們就鋪天蓋地,數不勝數了。
孩子們都特別喜愛捕捉白蟻,因為這個過程除了在泥裏四處亂跑,還有一個一個拔掉白蟻的翅膀。
然後就把白蟻煮了,用鹽快炒一下。
通常鄉下地方才能吃到白蟻,不過偶爾也能在城市的集市上看到。一般白蟻很快就賣光了。也難怪,因為它們吃起來像是切成小塊的脆火腿。
可吃的昆蟲
- 吃昆蟲的學名是食用昆蟲Entomophagy
- 絶大部分的昆蟲都是100%可吃的,而一頭牛可吃的身體部分只有四成。
- 一公斤米蟲製造的溫室氣體僅僅只有養育一公斤豬肉所產生溫室氣體的1%到10%
- 很多昆蟲的鈣、鋅、鐵和蛋白質含量都很高
- 在所有有記載的可食用昆蟲種類中,甲殼蟲佔了四成

其它可食用昆蟲長在樹上,數量巨大。
在非洲撒哈拉南部的布吉納法索,雨季的時候你會發現所有的樹葉都光禿禿的,地上蓋滿了毛毛蟲。
村民們凌晨兩點就起來,採集最多汁的毛毛蟲,有的被慢燉當主食,有的被快炒當零食。
它們吃起來像有肉味的蔬菜。
有的昆蟲長在樹身裏面,比如像棕櫚像甲幼蟲。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這些白白胖胖的蛆蟲很受歡迎,生活在森林中的人們帶著斧頭去砍開棕櫚樹,尋找樹裏面的蟲子。
這些蛆蟲用葉子包起來放在火上燒烤,吃起來就像一小包油油的肉醬。
全世界最廣為人吃的昆蟲應該是蚱蜢、蟋蟀和蝗蟲。

為什麼,因為我們種植的農作物為這些昆蟲提供了最喜愛的食物。 (相關報導: 現在歐洲最夯美食竟是「蠶寶寶披薩」!科學家:吃蠶寶寶好處超多,將掀起一場食物革命... | 更多文章 )
在亞洲,農民們在稻田裏布下網子抓蚱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