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笑納轉單紅利?超便宜的A股,為什麼比創新高的美股更危險?10張圖一次看懂貿易戰吵什麼!

10張圖帶你看懂,中美貿易戰關鍵懶人包

一、中美貿易戰發生什麼事?

2017/8/24川普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處(USTR)對中國強制技術轉讓進行調查,而後USTR依照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於2018/3/22公布調查報告,認定中國政策違反公平貿易行為,並對於美國企業造成傷害,當日川普即正式簽署「中國經濟侵略」備忘錄,中美雙方貿易戰正式開始!

2018/7~8月美國針對中國製造2025合計500億產品,課徵25%關稅,隨後9月更新增2000億商品,課徵10%關稅,從初期雙方態度強硬,再到中間多輪談判,最終於2018/12月G20川習會正式取得重大進展,川普暫停關稅升級、中國暫停汽車關稅,雙方進入為期約6個月的談判,直到上周川普的一則Twitter再度敲響貿易戰惡化、關稅稅率再升級的警報,將關稅自10%調升至25%! 為何突然間中美貿易再度陷入僵局?就讓M平方帶領投資人一次看通透!

中美貿易戰惡化,最遲在6/1將全面開打(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中美貿易戰惡化,最遲在6/1將全面開打(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二、中美多輪貿易協商究竟為何難以達成?

M平方於貿易戰初始階段,即不斷強調貿易戰核心是技術產權的長期抗戰,川普欲解決的是中國長期未全面開放的管制市場以及技術產權強制轉讓的問題。當然還有川普為創造國內就業、刺激經濟提出的稅改、海外資金回流稅收優惠以及推動基礎建設政策,使其面臨財政赤字擴大的問題,因此縮減貿易逆差、推動製造業(投資)重返美國也是其於貿易戰中欲追求的目標。而這些目標為何使得兩方協商難以達成?

1.雙方貿易差距巨大

首先,2018年中國出口美國金額高達5390億,而美國出口中國僅1200億,美國在課徵完2500億後,尚能加徵中國剩餘2890億商品關稅,而中國僅能加徵100億,顯示中國難再以關稅反制美國。而鑑於此,美國在談判上擁有籌碼優勢,並希望維持目前500億25%以及2000億10%關稅,防範中國未來在技術產權、市場開放立法、實施狀況不如預期時,仍有製肘手段,而中國認為此為不公平條約。

中美雙方對貿易爭執何在?(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中美雙方對貿易爭執何在?(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2.解決技術產權爭端

了解川普目的為打擊的中國製造2025以及想要解決的核心技術產權、中國全面開放問題後,我們就能明白為何中國於多輪談判過程中,多次提及可以加大對美國農產品、半導體、原油相關商品的進口,但卻始終難以讓美國滿意。關鍵就在於核心的知識財產權、企業補貼以及確切法律實施機制未解,並不符合美方利益,但短期要中國在該些議題上退讓,等同放棄其未來長遠的發展可能,雙方協商因此陷入兩難,成為長久抗戰。

雙方的談判進度,僵持在技術強制轉移議題上(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雙方的談判進度,僵持在技術強制轉移議題上(圖片來源:財經M平方)

M平方統整貿易戰部落格兩項重點:1)美國欲縮減與中國那3,357億的巨額貿易逆差、2) 核心關鍵仍是「中國製造2025」。而從談判過程也可看出,中國在貿易上願意退讓程度之高,然而唯有在科技發展上是中國欲成為製造強國的關鍵,是極度保護的重點,絕對不可能在這方面向美國做出妥協! (相關報導: 中美貿易戰升級》除了加徵報復性關稅,北京還有哪些招數?CBS盤點中國五大報復手段 更多文章

三、為什麼川普突然加徵關稅?

去年年底G20川習會面後,美國暫停關稅進一步升級、中國停止課徵汽車關稅,一度讓市場認為中美貿易取得重大進展,而後積極的多輪協商亦持續給予市場高度的期望。然而於上周日傳出消息,中國於最後一刻撤銷多項貿易改革承諾,據外媒報導中國欲刪除修改法律解決知識財產權、強制技術轉讓、金融服務准入等承諾,而此為美方核心訴求,導致川普決定快速重啟關稅升級,進行嚴厲的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