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來到世間,都要走一條漫長的人生路,現在的社會是一個競爭愈來愈激烈的社會,進入成年,就好像走上高速公路;青少年時期的學習,就像上高速公路之前,到加油站加油,既要加汽油,也要加機油。汽油使你跑得快,機油使你跑得順。
編按:本篇轉載清華大學前校長沈君山給徒弟施懿宸的第二封信:〈 汽油和機油〉。施懿宸國中考上資優班後,父母決定讓他專心學業,那個決定讓許多資深棋迷至今感到惋惜,施懿宸本人也深覺遺憾、甚至自卑,沈君山以資深業餘棋手的身分,勸勉徒弟轉換心境,迎接與原先預想不一樣的真實人生。
----------------------------------------
收到你的聖誕卡很久了,因為正忙著別的事,又想好好給你回封信,就耽擱了。
你怎麼說不敢跟人提是我的徒弟呢?其實是恰如其分。師父是業餘高手,早年因緣際會,得過幾次美國圍棋冠軍,你今日在業餘棋界的「成就」雖聲名不如師父當年,那只是因為其他因素,實際上可能已超過我。
就算徒弟未出名、台灣職棋水準 也不覺得遺憾
我在十六年前(一九八六年)寫給你的信〈莫教浮雲遮望眼〉,其實是寫給所有有志職業棋士的所謂「神童」的,被收入一本國中教科書,也收入我的《浮生三記》。所以,你是我唯一的徒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而你沒能像張栩那樣,在圍棋上出名,我是並不覺得遺憾的。
我們一直提倡青少年圍棋,最近的獅子盃,有三千六百人參加,據海峰說日本的青少年棋賽,有兩、三百人參加就算盛況了。有棋界人士擔憂,到了高中學棋的人忽然下降,有了斷層,因而台灣職業圍棋的水準,恐怕很難追上中、日、韓。
圍棋一定會成為國際職業競技
對這,我其實並不擔憂。台灣的圍棋環境,適於把圍棋當作教育的一部分,從青少年時起,培養他們的競技精神和文化修養,在這個基礎上,產生適量以教棋為業的職業棋士,至於真正的以獎金收入為主的獎金職業棋士,應該以國際舞台為他們的最終目標。
圍棋是最沒有國界的,以後一定會像網球或高爾夫等一樣,成為國際性的競技。試看,從第一屆應氏盃到現在,也不過十多年,國際棋賽增加了多少?所以,我們的目的是培養很多欣賞圍棋的棋友,而不是太多只會圍棋的職業棋士。
生涯發展的窄路與寬路
我常常講一個譬喻:每個人來到世間,都要走一條漫長的人生路,現在的社會是一個競爭愈來愈激烈的社會,進入成年,就好像走上高速公路;青少年時期的學習,就像上高速公路之前,到加油站加油,既要加汽油,也要加機油。汽油使你跑得快,機油使你跑得順。
脫穎而出需要天賦與努力
經商從學等是較寬廣的路,你不必一定跑第一,在前半段達到終點,也可以安身立命了。遺憾的是,路子既寬,上道的車必然就多,擠來擠去,有時不得不學會鉤心鬥角,成敗也常由天命,不是一直往前跑就行。
應該選哪條路是決定一生最重要的事,我們這些先行者,就是以量才適性為尺碼,預見未來的客觀發展,為你們提供建議。十六年前給你寫信時,你是準備做職業棋士的,那是將圍棋做旅程的汽油用。在零和勝負的世界中,要搶先一步觸線,用油必須放盡,點滴計較,一步也不能放鬆。
點滴計較不能放鬆 卻不能事事如此
我曾告訴你,一個人若事事如此,則必不能一事有成,此所謂追二兔不得一兔。但若只專注一業,而其餘一概不涉,則就像沒有加機油的車,也許可以在某一行優先達到終點,成為勝利者,但就人生的途徑看,未必就是一成功者。
圖片來源:ALwinDigital on Flickr
我自己是把圍棋當作人生的機油,最初也許並不是有意如此,而且也許各種機油太多了,所以後來在一九八七年得悉魏重慶先生去世的消息,感懷知己,曾為文祭之,中有一段,「君山觸類能通,然興趣過廣,復逸豫自適,才或有餘,而未能為能。」這是頗誠實的夫子自道。
天性本性+客觀條件 成就人的一生
魏先生是精準制的創始者,也曾在一九六九年(那時我才三十七歲),率領我們奪得世界橋牌亞軍,這是中國(包含海峽兩岸)迄今最高的名次,也是我個人在所有有意無意去追的「兔子」中唯一接近世界級的一次。很多人替我惋惜,倘若沈君山專追一兔的話,可能如何如何。但是也是天生本性,也是客觀條件,師父今年已過七十,這條高速公路總是快走完了,回顧來時徑,沒有什麼好後悔,也無法後悔的。
身後願滋養樹木 蔭蔽觀奕遊人
告訴你一個小小的私密,清華後山有一個鬱鬱蔥蔥、群翠環繞的人工湖,當初開闢此湖時,養了幾隻天鵝,在湖中心用木板做了一個浮筏,上面築了一個小木屋,我們叫它鵝舍,原是給鵝休息過夜的;現在鵝已經不知第幾代了,時有不知名的但總是美麗的水鳥,也飛來此舍小憩。此湖現名相思湖,早年曾有個美麗的傳說,學生將它叫茵夢湖,旁側俯瞰此湖的小丘叫沈君山,此傳說也有幾分真實,當年闢湖成功後,確真邀約那位叫茵夢的女士來遊,匆匆二十餘年,她也已經近五十了。
現在我有一由我捐助的計畫,也已經得到學校的初步同意,就在這小丘上植一樹,樹前築一亭,亭名「弈亭」,亭中放置不易腐蝕的木椅若干,當然也有一副圍棋,棋盤用清大材料系新發展出來耐久的材料製成,供遊人休息;當然也可以下棋,不過真正來下棋的恐怕不多,但那也沒有關係。師父百年之後,決定樹葬,將骨灰撒在樹下,滋養此樹,它可以蔭蔽遊客,也可以代我觀弈。(那時也許還可以辦個什麼盃,可要來此亭弈盤棋哦!
2013年奕園落成,圍棋大師林海峰、聶衛平和曹薰鉉專程來台,並在現場對弈三十手紀念棋。照片出處:清華大學網站 http://goo.gl/kcxTBk
業餘下棋勝則可喜,敗亦無傷
年輕時當然是更好勝的,「勝固可喜,敗亦欣然」,這種態度不但不容易學,也不必學。傳說此語出自蘇東坡,無怪乎他一輩子是臭棋──此老曾自說有三事不如人:吃酒、弈棋,還有一樣我忘了。我想,業餘棋士弈棋最好的態度是「勝則可喜,敗亦無傷」。
我的兒子今年十二歲,學了兩年棋,棋力大概六、七級,拜沈君山兒子之名之賜,獅子盃時出了個小鋒頭,照片在《聯合晚報》上了頭版,第二天被他學校一位三段的老師找去殺了一盤,局後,恭喜他今年也升了段,而且是六段,原來大龍被斷成六條,死了五條,晚上他哭唏唏的打電話給我說,出名真不好受,又怕因此被綁架。
我告訴他,不是好受不好受的問題,是「出名容易成名難」,沒那個實力而出了名,此名肯定維持不下去。今天他好好受了個教訓,也是好事。至於綁架,卻不用怕。綁架最好的對象,是有錢無名的,被綁了可能只好吃悶虧認命。至於有名無錢的,最安全,因為要不到錢還會驚動政府,全力追辦。不久前,立委陳學聖被搶就是一例,沈君山是最最有名無錢的,所以兒子安全得很。他才因此安心了。
安身、立命往往難以兩全
你為什麼會把圍棋看成夢魘,帶給你沮喪呢?照我算算,你今年應該二十七、八歲,圍棋當然會追隨你一生,但只應該更豐富你的一生。你問我現在該全心投入課業與研究,還是繼續參加一些國際比賽?懿宸,人生是不能十全十美的,既要安身,又要立命。必須要有一「安身」的專業,才能有餘裕度一可「立命」的人生。你現在既已選擇了念書,也許不是你自己選擇,是父母幫你做的決定,這是一條比較寬廣的路,不管對或不對,已經做了抉擇;而且,我想也是正確的決定,那就好好的走下去,作為安身的基礎。
有餘裕再參與一些可豐富你人生的活動,我很贊成你去日本參加國際學生王座賽等比賽,那會豐富你人生的,比關在家裡閱讀,收穫要大得多。但一定要有正確的態度。不知你看過Chariot of Fire(《火戰車》)這部電影沒有?那種培養出全心投入但公平競爭的sports-manship的態度真美,這就是你現在要證明的。
神童不轉為凡人,反而不成熟了
我一直記得你十一歲時,舉著中華民國的牌子,帶領著各國選手進入應昌期基金會賽場時的情形,挺神氣的。但以後的路分開了,職業有職業的態度,業餘有業餘的態度,一百個所謂神童,最後九十九個會轉為凡人,倘若不轉為凡人,反而是不成熟了。這個轉變是很艱難的。
我在病後見你兩次,覺得你轉變得還挺成功。也使我想起夏銜譽,他也是真有天才的,假若留在職業棋界,發展不會比張栩差,有些替他可惜。但他畢竟走進更寬廣的世界去了。不知你有沒有他的近訊?還有你有沒有去看看姚阿姨?她當年照顧你倆,雖是奉應先生之命,還是投入了很多心力。去年吳清源老師返台,在壽宴上看見她,有些蒼老,你去看看她,或至少打個電話問候,她會很高興的。
機油與汽油原書信
沈校長病後身體不便,信件托他人打字,由他親筆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