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日前於公告的《原住民族土地及部落範圍地劃設辦法》草案中,意圖透過行政機關裁量權,單方面劃設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對此,時代力量立委高潞.以用今(23)日召開記者會,她表示,總統蔡英文曾說過原住民是台灣的主人,「權利是要歸還而非施捨」,但今天原民會推出的草案卻要求本該屬於原住民祖靈聖地的傳統領域,得經由「行政裁量」的劃設後才擁有權利,這與族人對於土地的概念認知不同,她不希望這種衝突是以法律上的限制來綑綁原住民族。
立委高潞.以用今日召開「原住民族傳統土地範圍不要『片面劃設』」記者會,批評原民會在8月5日所預告的《原住民族土地及部落範圍地劃設辦法》草案中,將現今缺乏明確認定的原住民傳統領地,透過行政機關的單方面裁量來劃分,而非與該領域範圍生活的原住民族協商認定。

「原民會是原住民族的原民會 不是中華民國的原民會」
高潞.以用說,在原民會所預告的畫設辦法草案中,給予行政機關非常多的裁量權,「從第4.5.7條讓整個劃設程序經過鄉公所、縣市政府,經過公有土地產權的機關同意後才能劃設」,她認為這樣的辦法根本無法讓族人的權利恢復,過去蔡英文曾經原住民是台灣的主人,權利是要歸還而非施捨的恩惠,她更呼籲原民會應該是「原住民族的原民會,不是中華民國的原民會」,不要反過來砍斷自己族人的手腳。
「原住民間的界線會自己協商」 原團籲協商劃原漢界線
原住民部落行動聯盟拔尚首先拿出一張1910年出版,日本對於當時統治台灣與番界範圍所做的調查,當時所謂的番界就是漢人與原住民族生活的交界處,多在平地與山地的交界,雖然這樣的「番界」演變至今已漸趨模糊,也缺乏法律界定,也是這份草案最主要的目的,不代表就可以不跟原住民溝通,由政府及行政機關單方面劃定。
拔尚說,現在政府該與原住民協商的就是番界的那條線,劃定從何處起開始屬於原住民的傳統領域,這條番界的線並非是毫無協商空間,如果原住民覺得可以稍微讓步的,這都可以談,「至於原住民間的界線會由原住民族自己協商」,現在大家一起和解來好好談談劃定的界線才是該做的事,而未來在原住民傳統領域內的漢人私有地,他們也會注重這些私有地的權利。

照拔尚與高潞.以用的說法,未來行政機關認定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的方式,先是由地方鄉公所進行調查,向上報告至地方縣市政府,經審查後再提交給行政院的原住民委員會,最後原民會會提交給該筆土地相關產權機關,如林務局或國產署,決來定是否劃定土地,而這樣一條龍式的決策過程缺乏原住民的參與。
伍杜‧米將:政府剝奪部落凝聚共識的過程
雖然現今的原住民傳統領域缺乏明確的法律界定,但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長伍杜‧米將批評,原住民公告的草案是充滿菁英式與行政式的思維,只求劃設成果,不求推動過程,「他剝奪了部落對話過程,也剝奪部落凝聚共識的過程」,他認為該有的做法是讓部落彼此協商,討論傳統領域重疊該如何處理,如果部落主體只剩下派員出席參與、舉手的同意權,過程全由公務人員來主導規劃,「原住民族會慢慢被你消滅,這樣也跟馬英九『我把你當人看』是沒有差異的」。
部落耆老呼籲:原民會必須謙卑地回部落討論
由泰雅族鎮西堡跟司馬庫斯部落推派的耆老阿棟優帕司全場以母語表示,過去數百年來原住民各族都聽從、順從各格殖民統治者,沒有半句怨言,但如今他們只是想講一些真相,上位者連半句都聽不進去,「這樣從何談和解?」他還指出,許多部落如今已慢慢有自己管理的雛型,也希望努力打造尊重和解的境界,特別是行政院原民會必須很謙卑地回去部落,大家一起討論協商,這樣才有意義。 (相關報導: 鄭成功托夢要求超渡原住民 原民團體:鎮門宮演出荒繆劇 | 更多文章 )

最後,現場與會者也提出3項要求,首先、原民會立即撤回並重新修訂辦法草案;第二、應在尊重原住民族主體地位的前提下,以「協商認定」為原則,全面推動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劃設與公告;第三、要以「對等協商」方式,加速推動與原住民族土地與傳統領域相關政策與立法進程,以落實真正的轉型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