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教授團隊周卓煇研發的專利燭光OLED,在經過清大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家群的創作加持下,頓時從全方位友善的生活用品,晉升為藝術心靈饗宴!教授周卓煇今(9)日偕同清大藝設系主任蕭銘芚、教授梁莉苓及兩系學生們共同宣布,為期兩週的「跨域-OLED與藝術的對話」系列藝術作品展正式啟動。
清大啟動跨域研究計畫 科技結合藝術相當吸睛
教授周卓煇表示,當好光OLED與藝術結合後,照明就不再只是幫眼睛照亮而已,它會使靈魂甦醒、愉悅,讓生命的品質大大提升。這也說明這幾年教授周卓煇積極尋求當代藝術家的協助,特別是尋求清大藝術學院教授與學生們的協助,期許清大在全球藝術史上,開創一片新的天地。
清大藝設系主任蕭銘芚指出,以去年藝設系師生參與材料系教授周卓煇發起的「當科技遇上美學-自然光基室內再生光源/藝術圖案透射/展場光線設計的研製計畫」而言,獲得一個新的啟示與發展的契機。
原本在藝術設計的領域中,不管是平面作品或立體造形,無論是使用內部光源或外部光源,對於光的認知與應用,主要聚焦於光的「視覺效果」。
蕭銘芚說,然而在接觸到OLED之後,才驚覺原來「光」的使用,不是夠亮就好,也不是多彩鮮豔就好,而是必須注意「光害」的問題,因此必須善用「無光害」的「OLED」,才能為設計增值、為使用者的健康把關。

策展人梁莉苓表示,「跨域–OLED與藝術的對話」展覽,緣起於清大與竹教大併校後,清大校方推動的跨領域研究計畫。
回應教授周卓煇領導獨步全球的類燭光與類太陽的OLED光照研發內,關於創造友善合宜人類生活空間的理念,展覽採用空間裝置的藝術形式,以舒適宜人的客廳氛圍為底蘊,在冉冉燭光之下,將清大材料系及藝設系的師生們,跨域合作的對話成果,詮釋為重返心靈家園的象徵召喚因子。 (相關報導: 蘋果發表會13日凌晨1時登場 「史上最大iPhone」即將問世! | 更多文章 )
協助策展的羅正傑則說,在這次得到意外的收穫,以前只知道光就是亮與暗,但這次與藝設系合作後,體會到光也可以很有生命,每個OLED燈片加上藝術家的創意、巧手的修飾,都將重新賦予作品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