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祖專欄:千年暗室,一燈即明

「南狩之志」是要徹底解決問題,以天地至公無私之心去對治黑暗齷齪的明夷之心,便是明夷全卦的宗旨。(取自pixabay)

《華嚴經》說:「譬如一燈,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盡。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入於眾生心室,百千萬億不可說劫,諸煩惱業,種種暗障,悉能除盡。」

明夷卦正是由光明轉入黑暗的一個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最痛苦的卦,這種痛苦很深沉,而且近乎絕望的漫長黑暗,處在這樣的環境中,需要相當的忍耐力,不是短時間就可以紓解的。這樣一個把人生種種諸如內心的痛苦或周遭的黑暗描繪得很深刻的卦,告訴我們,要淡看諸多不順眼的現象,忍受椎心泣血的痛苦,在一個生存空間非常狹窄的情況下,一定要把持自己內心的信念和原則,不輕舉妄動,不放棄,用自己超人的忍耐力渡過艱困,迎來光明。

明夷。利艱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明夷下卦離為日為明,上卦坤為地,有太陽下山、光明隕落之象。內卦離為文明,外卦坤為柔順,又顯示出處明夷之時的最佳對策,內心光明守正,外表卻不與惡勢力直接衝突,順勢順理以承擔重大的苦難。

「晦」即不明,「明夷卦,象徵受傷、倒楣。晦其明。」有裝糊塗、韜光養晦以明哲保身之意。「內難」表示造成苦難的禍源出自內部,所謂家醜不可外揚,既不願同流合污,又不好勾結外人來對抗,進退之間,精神格外痛苦,這時能做的只有端正自己本身的志向。

殷朝末年,商、周之間的一段鬥爭,在中國史上始終膾炙人口。文王羑里之囚的許多傳聞,不論是否真實,三分天下有其二仍服事殷,已表現超人的忍耐力和涵養,以此應付明夷的環境,可謂恰如其分。紂王專暴,箕子與其為兄弟關係,無力制止亦不忍去父母之國,留在內部繼續周旋,亦合「利艱貞」之義。

山(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明夷卦,象徵受傷、倒楣。(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易經》六十四卦的《彖傳》中,引史實明義的例子極少,除明夷的文王、箕子外,只有革卦提湯武革命,晉卦的康侯還是復述卦辭而已。其實以大義立論,湯武革命仍為世襲制度下的改朝換代,文王、箕子也並未深悟時代之所以明夷之理,跳脫不出天下為家的小康格局。久年的媳婦兒熬成婆,以暴易暴、治亂迴圈,實不足為萬世法!以《彖傳》的敘理結構及文脈推敲,這些其實都是贅疣。「文王以之」「箕子以之」,乃至湯武革命,更像是早期的旁注誤入本文,再不然就是居心叵測的偽飾了。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蒞眾」是居上位治理群眾,「用晦而明」是治道的要術,所謂水清無大魚,不癡不聾不做阿家翁,領導人過度精明、律下太嚴,反而會乏人跟隨、難以成事。老子雲:「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又雲:「明道若昧」「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可謂深得個中要領。明夷上卦坤為眾為民、內卦離為深藏之明,《大象傳》依此悟得「用晦而明」之術,真是善於觀象、別出心裁。

明夷卦的君位不在六五,而在上六,居高臨下,陰影籠罩全域。

明夷卦(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明夷卦(取自公眾號@劉君祖經典講堂)

上六。不明晦。初登於天,後入於地。

《象》曰:初登於天,照四國也;後入於地,失則也。 (相關報導: 劉君祖專欄:己亥逢九殺機皆現?勿躁勿慌世和人安 更多文章

晦即不明,「不明晦」有加重語氣之意,表示由明入暗、日趨下流。「初登於天」「後入於地」,正是日出又日落之象。照臨四國之時,何等光彩?由盛轉衰,完全是因為喪失了處世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