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疫情肆虐、陸股暴跌,衝擊中國經濟到底有多大?這篇分析完整告訴你!

財經M平方以古鑑今,推估此次疫情對經濟、股市可能造成的衝擊。(美聯社)

你應該知道的是:中國經濟成長乏力之際,遇上大幅擴散的疫情,

武漢肺炎來勢洶洶,中國春節前疫情開始大幅擴散,導致亞洲股市出現大幅度下跌。首先提醒,我們對流行病的研究並不在行,但也因此我們以最客觀的方式鑑往知來,提醒短期不須在任何贏面不大的情況下下注,而長線是否衝擊經濟循環趨勢則是我們更關注的重點。

過往這種全球性疫情(H1N1/SARS/香港流感等)影響均不超過3個月,以下M平方將中國武漢肺炎和 SARS 進行比較,以古鑑今,藉此推估此次疫情對經濟、股市可能造成的衝擊:

也提醒下文相關連結均可點入觀察最新數據變化,為自己的投資負責!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狀況解析

一、2020 年中國武漢肺炎蔓延全中國,海外已出現少數病例

根據中國各地衛健委發布消息通報,中國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疑似感染病例總數已達 19,544 例、確診 14,413 例、死亡 304 例(時間截至 2020/02/02),且病毒已經蔓延至中國各省分,連海外各地都出現確診病例。

疫情大量爆發下,使中國政府實施封城、延後開工、推遲開學,加上正值春節結束,大批春運人口再次跨區域移動,推估受感染的人數會持續增加,因此春節後 14 天(病毒潛伏期)為疫情首要觀察重點,可觀察新增疑似病例是否大幅增加。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狀況(圖/ 財經M平方)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狀況(圖/ 財經M平方)

二、2003年SARS和2020年武漢肺炎比較

此次中國武漢肺炎,屬於冠狀病毒的呼吸系統傳染病,病毒基因與 2003 年 SARS 病毒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因此研究員將兩者做比較,以及政府如何應對,從目前已知資訊中發現兩次疫情不同處:

  1. 雖然目前中國武漢肺炎擴散速度和範圍大幅超越 SARS,但致死率遠低於 SARS( 武漢肺炎 2% < SARS 9.6%),不過病毒仍有突變可能,需密切關注相關消息。
  2.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公布和管控相對較 SARS 早,2002/11/16 中國首次發現病例後,一度隱匿疫情,導致對前期防疫的忽視,直至 2003/2 才進行通報。此次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很早就武漢疫情公開講話,要求高度重視,中國應變速度也加快,例如:封城、延後開工等,加上世界各國均有處理 SARS 傳染疾病經驗,有望加速控制疫情的花費時間。
SARS與新型冠狀病毒比較表。(圖/ 財經M平方)
SARS與新型冠狀病毒比較表。(圖/ 財經M平方)

以古鑑今, SARS 對大中華地區經濟衝擊(台灣、中國、香港)

以 SARS 為鑑,2003 年 SARS 發生在中國,主要傳染地區為亞洲地區,導致亞洲經濟體出現經濟、股市雙雙下跌情況。

但從下圖可以發現,大中華地區經濟原本均呈現向上成長趨勢,疫情的影響僅衝擊 2003 Q2 的經濟,疫情高峰(3~5月)一過便回歸原本經濟成長趨勢,加上該季遞延的居民消費和企業生產,使下一季經濟成長便迎來大幅反彈。

同時對股市行情影響雖劇烈但也屬於短期,當疫情受到控制時(2003 年 4 月底),股市皆回歸到原本的基本面趨勢,其中陸股較為特別,當時中國股市尚不成熟、市場效率低,行情並未明顯受到 SARS 衝擊,但卻在 SARS 過後中國人行貨幣緊縮,才出現明顯下跌趨勢。

以下將分別詳細分析 2003 年 SARS 對台灣、中國、香港造成的經濟衝擊:

圖為SARS衝擊經濟表現之圖表。(圖/ 財經M平方)
圖為SARS衝擊經濟表現之圖表。(圖/ 財經M平方)

台灣

台灣經濟於 SARS 期間短暫大幅衰退至-0.7%

2003 年 3 月,台灣陸續通報境外移入 SARS,4 月,台北市立和平醫院爆發院內感染,隨即遭到封院,全台恐慌達到前所未有之程度,同步使當季經濟衰退,主要有三大原因: (相關報導: 武漢肺炎風暴》中國國家衛健委:兒童、孕產婦是容易感染人群,兒童應儘量避免外出 更多文章

一、旅遊、零售業、服務業首當其衝

SARS 疫情擴散影響民眾出門消費、旅遊意願,對旅遊業、交通運輸業、餐飲業、零售業造成直接衝擊。2003 年 4 月~ 6 月疫情加重期間,來台旅客人數最大衰退-83.5%,旅遊業受到嚴重打擊,同時代表消費強弱的商業營業額同步出現明顯衰退,但至 6 月後便立即快速回升,顯示疫情對旅遊、消費衝擊僅為短暫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