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冷氣還要開電扇嗎?調幾度效果最佳?達人揭夏天吹冷氣6大省電妙招,學起來秒省荷包

想要節電,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冷氣。但節省冷氣費,並不一定要犧牲生活品質。(圖/徐炳文攝)

台灣20大家用電器排行榜

超級吃電怪獸

第1名 冷氣

根據台電與個人輔導經驗結果發現,夏天消耗電力最多,造成超高電費的罪魁禍首就是冷氣,約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電費都和它有關。平均來說,一般四口家庭的冷氣使用時間從晚上七、八點至隔天早上六、七點,長達十到十二小時,導致七、八月的電費帳單經常得付6000至9000元,其中約有2000至4500元都是冷氣的關係。冷氣到底有多耗電呢?四到六坪房間的冷氣,每天使用五個小時,連續使用三十天,耗電約135度,若一度電用5元來算,就需要675元。因此想要節電,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冷氣。但節省冷氣費,並不一定要犧牲生活品質,試試以下小技巧,你將發現,省冷氣費,一樣可以舒適過日子。

冷氣省電妙招1  別再相信買大一點噸數的說法,同時也要考量冷氣能源效率值(EER)與級數

買冷氣的時候,走趟大賣場,你一定會聽到業務說:「冷氣買大一點不但冷得比較快,還比較省電」;或是在賣場上看到「貼心」的標示:「該機種適用於N坪至N坪」。不過,想要省錢,可不能讓這些人或訊息牽著鼻子走。冷氣的工作就是帶走室內的熱量,而室內的熱量是固定的,大噸數的冷氣雖然降溫快,但消耗電功率比較高,省電的說法有待商榷。冷氣大小該怎麼判斷呢?我建議可以考慮以下原則:

冷氣大小(冷凍噸):坪數=1:6

倘若使用空間為十二坪,挑選二冷凍噸的最理想,若遇到不能整除時,請挑選低一級的冷凍噸,打個比方來說,若冷氣使用空間為十五坪,還是以二冷凍噸為宜。不過,「一比六」原則是一般狀況,若是頂樓或西曬嚴重的房間,冷氣挑選就該調整成「一比四」 或「一比五」。換句話說,一樣十二坪空間,頂樓或西曬的房間就建議裝三冷凍噸大小的冷氣。當然,如果室內能配合裝置90%以上隔熱效率的窗簾,或者頂樓鋪設高隔熱效率的隔熱磚,環境就能更舒適。不過,也千萬別為了省錢而選擇小噸數的冷氣,否則,為了讓室溫降到額定溫度,冷氣機運轉不停將會更耗電傷錢!

除了選擇適當的冷凍噸外,建議大家更應該注意EER。EER代表冷氣能源效率值,意味著該冷氣機種每使用1瓦(W)電所能發揮的冷凍能力,換句話說,數值越高,冷氣的效率越好、越省電。根據分析,EER每提高0.1,就可以節省4%的用電,厲害吧!

除了選擇EER高的冷氣之外,大家最好也一併參考等級標示。目前的等級標示共分為五級,級數越低用電越省,一比三省電,三又比五省電。根據統計,一樣六坪空間常用冷氣,級數一比級數五的機型一年可省470度電,約莫2350元!

(圖/擷取自文中內容)
(圖/擷取自文中內容)

冷氣省電妙招2  變頻冷氣不一定最省

市面上冷氣機型相當多,到底那一款最省錢呢?根據媒體主流說法,似乎變頻冷氣比定頻冷氣還要省。不過,網路上卻也有專家高舉反對牌,認為冷氣是季節性產品,並提出各種相關數據,告訴大家買變頻冷氣起碼要五至六年才可能回本,並不見得省。 (相關報導: 冷氣調到28度,會讓人工作效率變差?日本這項研究指出空調對公司收益的重大影響! 更多文章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消費者該怎麼選呢?其實,冷氣是看人吹的,「需求」才是挑選冷氣的最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