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長空觀點:隆中對VS.榻上策─柯文哲的總統夢與國民黨的勝選策略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是否參選2020總統大選,朝野皆關注(簡必丞攝)
(翻攝自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悲情車站」特展)
(翻攝自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悲情車站」特展)

去(107)年11月24日的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確認了當今臺灣政壇「藍、綠、白三分天下」的基本態勢。依據去年12月的「美麗島電子報」國政民調及今(108)年1月的「TVBS民調」,泛藍、泛綠及所謂「中間選民」的板塊比例依序為35% vs. 25% vs. 40%,可為佐證。

其中,台北市長柯文哲在上述「TVBS民調」的對決式分析裡(柯對上蔡英文總統及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的三角組合),可吸納19%的泛藍選票、34%的泛綠選票,以及46%的所謂「中間」選票,而以總支持度36%獨占鰲頭,朱立倫的支持度約30%,現任總統蔡英文則慘跌至15%左右。上述數據,並未因蔡總統「辣台妹撿到槍」事件,而改變民進黨執政當局江河日下的局面。當「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就成為現實,中華民國似乎即將迎來史上第四次「政黨輪替」。           

不過,剛贏得15席縣市長的中國國民黨可別高興太早,縱使贏來偌大地盤,佔有「地利」,但面對在美中全面對抗僵局中,隱約獲得川普政府暗挺此一「天時」的民進黨,以及囊括近半「中間選民」、又能在淺藍及淺綠兩塊攻城掠地而握有「人和」的柯文哲,國民黨並未穩操勝券,而須步步為營,精心打造一套完整的論述、戰略到戰術,才能完成重返執政的最後一哩路。

2019年1月民意調查/TVBS
2019年1月民意調查/TVBS

在正式進入本篇論述前,筆者想先簡單說明兩項前提:

柯文哲真的會參選嗎?

九合一選舉落幕不久,筆者曾在另外的網路論壇,斷定「柯文哲必將直取2020」,慘遭不少柯粉、藍粉及綠粉狂噓,但過了兩個月,現在還認為柯必定不選的網友恐怕不多。

筆者打了一個比方:柯文哲其實就是一隻「政治禿鷹」,必須等到獵物斷氣或不支倒地,才能靠食其腐肉為生。當今藍綠雙方各有沉痾,正是柯文哲坐享其成的機會。說穿了,柯就是一間同時握有兩間上市公司部分股票的「市場派」,如禿鷹般在半空盤旋,看準了其中哪間「公司派」的績效不彰,他就公開向那間公司的小股民募集委託書,最終就是擊敗「公司派」,鯨吞或至少蠶食該公司的經營權及市佔率。

從近期的政壇攻防來看,柯文哲攻擊的首要對象就是氣若游絲的民進黨政權。他若能一舉裂解綠營,同時保有台北市長寶座,就至少有「劃江而治」的本錢,進可拿下2020、退可在選後成為新泛綠共主而緩圖2024。如果他選擇不選2020,佔有「地利」與部分「人和(得利於『討厭民進黨』的多數群眾心理)」的國民黨將如摧枯拉朽般在2020總統、立法委員併選中狂勝,到時柯文哲將落到更不利的境地。

所以,柯文哲必選2020,也會同時組黨投入立法委員選舉,無論選前或選後、選勝或選敗,他都會是國民黨的可畏對手。 (相關報導: 夏珍專欄:「韓國瑜障礙」別成了國民黨的心魔 更多文章

「隆中對」與「榻上策」—什麼是當前臺灣政壇兵家必爭的「荊州」?

眾所周知,諸葛亮在西元207-208年向當時寓居荊州牧劉表之下的劉備,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圖益州,東和孫權,最後兵分兩路北伐中原」的著名「隆中對」。同時期,魯肅向孫權提出較不知名的「榻上策」,要旨與「隆中對」相似,都是「先取荊州」,繼而爭取「劃江而治、北定中原」。當時的荊州是「四戰之地,非其主不能守」,容易遭受四方攻擊,卻也是奪得天下必取的關鍵戰略要地。是以,曹操一統中原後,選擇先從荊州南下,劉備及孫權也無所不用其極地試圖拿下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