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謙專欄:如果拜登當選美國總統,他會接聽蔡英文的祝賀電話嗎?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13日造訪佛羅里達州。(美聯社)

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在下個月進行投票,這場拜登與川普之間的對決,也成為國內民眾高度關切的國際政治焦點。雖說美國的外交政策確實最能牽動國際局勢,但台灣關切白宮將由誰人入主,與其說是關切全球大勢,不如說是希望美國能在選出新總統後,繼續保持力挺台灣的友好態度,讓我們國家能在面對強鄰時保有更充沛的底氣。

這個態度從英國民調機構YouGov近日公布的亞太地區民調,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這個民調針對澳洲、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香港還有台灣的民眾,詢問「你希望誰贏得美國總統大選並擔任下一屆美國總統?」結果其他7個國家或地區都是支持拜登的人較多,只有台灣一支獨秀,高達42%的受訪者希望川普連任,僅有30%希望換上拜登做做看。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對決拜登(AP)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對決拜登(AP)

這份民調發現,包括台灣民眾在內的所有受訪者,在國際關係、氣候變遷、新冠肺炎與和平發展等項目都認為拜登的表現會比川普更好,那麼為何台灣人還要支持川普呢?主要就是大部分的台灣受訪者(42%)認定,川普連任將促進美台關係發展,認為拜登會這麼做的卻只有一成左右(12%)—希望美國選一個「對台灣好」的總統,就成為台灣許多人心中的期盼,以網路受眾為主要客群的范琪斐何以因為挺拜登、批川普遭到圍剿,也可在這個脈絡下得到解釋。

川普「愛不愛台灣」見仁見智,雖然他在上任之初,曾經接過蔡英文總統的祝賀電話,不過曾為他在白宮擔任國安顧問的波頓(John Bolton)也在《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一書中爆料,表示川普常說中國猶如他在白宮所使用的大型辦公桌,台灣只不過是桌上一支筆的筆尖,甚至擔憂台灣會變成「下一個庫德族」,也就是下一個被川普背棄的盟友。當然,川普以「書桌跟筆尖」形容兩岸的實力差距,並不代表他不願幫助台灣。

要說台灣會變成東亞的「庫德族」,那也得要東亞的「伊斯蘭國」(美軍與庫德族民兵在伊拉克、敘利亞北部的共同敵人)已經覆滅,才有可能發生。但中國雖然經過貿易戰打擊,如今仍然穩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甚至因為新冠肺炎滑落的GDP,已經開始出現反彈,川普若真心要打擊中國,現在顯然還遠遠不到「背棄台灣」的時候。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美聯社)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美聯社)

與其說川普「挺台灣」,說台灣是他「對付中國時不可或缺的盟友」(當然,要說「棋子」也不是不行)或許更為貼切。在美中新冷戰已然成形的今天,這場太平洋兩岸強權的較量,顯然不會是一天兩天的事。那麼要是換上拜登做總統呢?拜登不是川普那樣的「政治素人」,而是在華府打滾了半世紀的政治菁英。除了作為歐巴馬的副總統之外,他更從1973年至2009年擔任德拉瓦州的聯邦參議員,也曾做過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與司法委員會的主席。 (相關報導: 美軍神盾艦昨穿越台海,解放軍東部戰區警告:該艦已遭「全程跟監」,美方勿再滋事攪局 更多文章

跟川普一樣,我們難以論斷拜登到底「愛不愛台灣」,但他確曾在中美關係緊張的時刻,表達過「反對美軍介入兩岸事務」的態度。2001年4月1日,中美發生震驚國際社會的「撞機事件」。一架美軍EP-3偵察機在南海進行偵查,解放軍出動兩架殲-8戰機升空攔截,雙方發生碰撞後其中一架殲-8墜毀、一名飛官殉職。受損的EP-3則未經中方許可、緊急迫降距離事發地點最近的海南島陵水機場,人機均遭中方扣留。此事造成中美情勢一度緊張,小布希總統面對媒體提問「美國有無義務防衛台灣」時,回答「中國應當暸解,美國將不惜一切代價協防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