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全球暖化、氣候驟變,降雨量突破歷史紀錄,新北市面對汛期整備,人力、物力及財力集結,凝聚全民自主防災意識,為即將來臨之汛期,已做好萬全整備,隨時保持待命狀態。
新北市侯友宜市長昨(1)日率隊至土城抽水站,就水利局各項防汛整備作業進行視察,另同時主持初成立「新北偵水志工」授旗儀式,視察項目為新北首次採購「新型臨時性防洪設施」成效及土城抽水站機組更新使用狀況,最後至「大安圳特二號箱涵」著青蛙裝一同進行雨水下水道勘查。
防汛內外部兼具 可將水災發生機率降至最低
水利局表示,近年短延時強降雨已成常見氣候型態,造成地區排水宣洩不及,又因本市幅員遼闊,淹水事件不容小覷,為因應防汛準備,新北市組成防汛快打部隊,相關單位持續進行溝渠、箱涵、下水道清淤工作,於豪大雨及颱風期間皆備防汛作業機制,備有砂包約6萬5,700包、太空包450包,以供防汛搶險及區公所領取使用,移動式抽水機共計78台,其中於地勢低窪、易積淹水處設置大、中及小型移動式抽水機組共27台,其餘數量可隨時出勤。
水利局強調,為加強現有人力資源,「新北偵水志工」係請志工協助於豪大雨時迅速就近至當地易積淹水地點巡查、於道路側溝或洩水孔遭垃圾或雜物堵住,堵塞時迅速排除並簡易調查積淹水原因及範圍深度,「新型臨時性防洪設施」、「防汛備料」及「移動式抽水機組」可於第一時間防汛搶險。 (相關報導: 吳朱會登場前,朱立倫突關臉書,侯友宜:他要走自己的路 | 更多文章 )
「抽水站機組更新」目前已向經濟部爭取110至113年補助本市19座抽水站75組抽水機組更新約16.34億經費,加速本市抽水機組的汰舊換新,提升抽水機效率,降低防汛風險。目前新北市已建置705公里雨水下水道系統,此次視察之大安圳分流箱涵可於洪汛發生前,將洪水分別由成功街箱涵及大安路箱涵截流,直接排入大漢溪,以降低大安圳下游排水量,水利局防汛內外部兼具,將水災發生機率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