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鍋擔任SBL裁判長,陳傳仁過去最多一天吹判6場賽事,在UBA台師大與義守鬥毆事件後,曾被封為「酷吏」,而他認為裁判要有所堅持,至今不後悔當場宣讀沒收比賽的決定。
從小喜歡籃球的陳傳仁,即使身材條件不出色,曾在就讀於致理商專(現為致理科技大學)期間加入校隊,出社會後有著生意頭腦的他,曾經營中古車買賣以及計程車行,卻始終忘不了籃球夢。
「有一天看到報紙有裁判講習,我就去報名。」從那之後陳傳仁一頭栽入裁判的領域,1982年先考取台北市級裁判,隔2年再度考上國家級裁判,1987年再遠赴菲律賓馬尼拉參加國際裁判考試。
回憶起擔任裁判的第一場比賽,當時還是菜鳥的陳傳仁也曾經慌了手腳,「吹了第一個犯規後,我心裡想要怎麼到紀錄台報告」,但真正走到紀錄台前時,卻突然腦筋空白,忘了是哪名球員犯規,他有點難為情地說:「我反應蠻快的,趕快先比一個號碼再說。」
從門外漢到考上國際裁判,陳傳仁只花短短5年時間,他坦言,如果當初沒考上,就不會踏上裁判這條路,就因為一路順遂,他自認猶如籃球的園丁,背負著使命感,驅使他更認真投入、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這也是陳傳仁繼第8季擔任超級籃球聯賽(SBL)裁判長後,第17季選擇再度回鍋的原因之一,即使在SBL吹判壓力大,仍希望在SBL正值低迷之際,共同承擔責任。
1951年出生的陳傳仁,2019年12月剛在球場度過他的68歲生日,裁判工作占去他大半人生,究竟已執法幾場戰役,陳傳仁直呼,「忘了,非常多」,參與的比賽之多,令他也數不清。
陳傳仁曾經最多一天擔任6場球賽裁判,常常回到家後,累到癱床上,他也分享小趣事,那時候就給兒子一人5元,請他們幫忙踩背。
回首30多年的裁判生涯,有2場比賽令陳傳仁印象深刻,其一是2009年瓊斯盃籃球賽約旦與伊朗一役,比賽才開打2分多鐘,就發生集體鬥毆事件,約旦隊最後退賽,身高僅163公分的陳傳仁直到事後看轉播,才發現自己站在人高馬大的兩隊球員間顯得渺小,面對這類事件,他說:「當下我會很小心,不要捲入其中。」
另一場則是2014年2月大專籃球聯賽(UBA)台師大與義守大學比賽,兩隊發生肢體衝突,陳傳仁依據專業認知,認定為鬥毆事件,在當下無人願意出面情況下,陳傳仁當場拿出競賽章程宣讀規定,宣布沒收該場比賽,且兩隊被判奪權,並被取消該季與下季參賽資格,引發外界譁然。
「我只是唸了罰則,沒人敢念,不是我願意的,這個一定要有人承擔,過程一定要有人做。」儘管事後因此背負著「酷吏」、「作秀」罵名,但陳傳仁強調:「我一點不會後悔上場宣讀。」
義守大學事後向法院提告,陳傳仁無奈地說,「沒想到當裁判當到要上法院」,所幸最後結果勝訴,也讓陳傳仁感到安慰,但卻就此與UBA、高中籃球聯賽(HBL)賽事絕緣,也讓他一度耿耿於懷。 (相關報導: MLB》出面為太空人偷暗號事件道歉 凱戈:從沒想過事情會變成這樣 | 更多文章 )
陳傳仁全心投入裁判工作,家人從反對到默許,年輕的時候幾乎假日都在球場服務的他,直到偶然間看到兒子日記,才想到小孩成長過程,自己都沒未能參與,愧疚感頓時湧上心頭,他說:「我的兒子假日要找我,就是到球場找我,他們的日記提到,很享受到球場找我的時光,喜歡在球場玩,也有裁判老師會買東西給他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