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強化養豬農民教育防範疫病入侵 保護「豬隊友」

高雄市動物保護處舉辦「近期台灣豬隻流行疾病概況與防控策略」講習會。(圖/高市農業局提供)

近年來飼料成本增加,養豬農民收益大受影響,為強化養豬戶防疫觀念以及對於傳統豬瘟及常見豬隻疾病現況之瞭解,高雄市動物保護處於日前分別在田寮區及路竹區舉辦「近期台灣豬隻流行疾病概況與防控策略」講習會,此次邀請國立嘉義大學獸醫系郭鴻志教授擔任講師,分享多年現場實務經驗及疫病防控心得,並介紹目前國內豬瘟拔針計畫及對國內養豬產業所可能造成的衝擊,期望提升豬農防疫知能,有效防範豬隻疫病入侵。

動保處長葉坤松表示,傳統豬瘟又稱為豬瘟、經典豬瘟或古典豬瘟,是一種對豬隻高度傳染性疾病,目前國內以施打疫苗方式控制豬瘟疫情,迄今已有十多年沒有確診案例。農委會依2020年口蹄疫成功拔針經驗,相關前置規劃若進展順利,自明(2023)年7月起,全國豬場將全面停止施打傳統豬瘟疫苗,且若於停打疫苗一年內無疫情發生,即可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申請為非疫區國家,並可使國產生鮮豬肉進軍國際市場,增進農民收益。

郭鴻志強調,面對各種動物疫病的控制原則,就是及時發現、快速反應、嚴格管理、減少損失,因此豬農的明察秋毫極為重要,希望藉由本次講習會能讓養豬農民對疫病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進而增進相關知能,提升產業競爭力。 (相關報導: 為何廚餘加熱後,仍不適合餵豬?最新研究揭真相:原來暗藏恐怖危機! 更多文章

葉坤松呼籲養豬相關業者,台灣經歷20年才脫離口蹄疫疫區,面對各種重大國內外動物疫病,唯有強化畜牧場自主生物安全措施、嚴格落實門禁管制,才能真正抵禦病原入侵。同時也號召全民一起加入防疫工作,配合政府的各項防檢疫政策,共同防堵動物疫病潛在的威脅與風險,保障產業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