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外銷訂單「MIT」占比創8年新高!近7成擴產台商選擇回台灣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三角貿易雖然可以挹注GDP,但是主要在海外生產,對於國內就業、薪資的改善助益甚微。(示意照,美聯社)

這幾年受到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影響,以往台灣盛行「國內接單,海外生產」的三角貿易模式產生質變。根據統計,2021年外銷訂單的國內生產比率衝至48.4%,創下8年來新高;雖然海外生產比大幅下滑,但三角貿易淨收入也首度升破300億美元,對於GDP的貢獻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我國台商自從上個世紀末大舉遠赴海外投資設廠,海外生產比重一路扶搖直上,觀察這項數據的歷年變化,2002年還不到20%,2005年已經升破40%,直至2015年達到55.4%的歷史高點後,近年逐漸回落,去年則為51.6%。

為了解外銷廠商接自海外訂單的生產方式及產品銷售流向等實況,經濟部從2011年起按年辦理「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並於6月底公布最新調查結果。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