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無用 京都市通過禁餵流浪貓條例

在京都御苑午睡的街貓。(翻攝網路)

京都人愛貓的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9至10世紀的宇多天皇,他在寬平元年(西元889年)2月6日的日記中,以相當優美的文字描述愛貓「其屈也。小如秬粒。其伸也。長如張弓。眼精晶熒如針芒之亂眩。耳鋒直竪如匙上之不搖。其伏臥時。團圓不見足尾。其行步時。寂寞不聞音聲。恰如雲上黑龍。先帝愛翫數日之後賜之于朕。朕撫養五年于今。毎旦給之以乳粥。」但京都人今天還一樣愛貓嗎?

宇多天皇。(維基百科)
宇多天皇。(維基百科)

日本京都市議會20日通過一項特別的規定,從今年7月1日開始,餵食流浪貓或其他無飼主的動物,若造成居民的生活環境問題,政府可以勸告餵食者停止餵食。若餵食者違反命令,可處5萬日幣(約合新台幣1.3萬)以下之罰鍰。當地的動保與愛貓人士雖大力反對,認為這是變相的殺害流浪動物,但京都市議會依舊通過相關條例。

《產經新聞》稱,部分京都市民因流浪貓飽受困擾,今年截至2月底為止,已經有821件因流浪貓聚集在餵食點,造成噪音、排泄物、或腐壞食物惡臭的市民抱怨案。京都市政府希望立法禁止市民餵食流浪貓,引發愛貓與動保人士反對。2月7日還有180名動保人士與律師聚會討論,主張該規定無法改善流浪貓處境,將流浪貓經去勢管理為「地域貓」的做法也成為討論焦點。甚至有人認為禁餵流浪貓形同「讓貓活活餓死,不是等於把貓殺死嗎?」「怎麼樣餵流浪貓才不會造成環境問題,實在難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