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最開心的時刻,莫過於全家團聚,一起放鬆地聊天玩樂、享受美食。為了因應年節的到來,自古至今在地方文化或中國傳統習俗上,都有許多必備、必吃的零食或料理,象徵祈求好運的降臨,假使沒有吃到,甚至會有「年沒過完」的感覺。
大家試著回想一下,過年的時候會吃些什麼呢?哪一樣是自己最喜歡的?是團圓飯中的長年菜、蘿蔔糕,還是零嘴盤的開心果或元寶巧克力?編輯特別整理了7種年節超應景的食物,探討它們吉祥、吉利的象徵,給正在備年貨的你一些靈感和參考,囤好貨、過好年!
1. 年糕

不僅是台灣,像日本、韓國過年時也都會吃年糕,可算是亞洲人年節時常見的食物。用糯米製成的年糕有許多料理方式,不管是用烤的、蒸的,或是煮一碗熱騰騰年糕湯,皆有不同的風味,又因為「糕」與「高」同音,便有著「步步高升」、「年年高昇」的寓意,祈福的意味頗為濃厚。
2. 長年菜

指的就是芥菜(刈菜),由於它是屬於葉菜類中葉子最長的蔬菜,有著長壽、長命百歲的好兆頭,又稱為「長年菜」;據說,在吃長年菜的時候,一定要一鼓作氣將一根菜從頭吃到尾,好運跟年齡才會長長久久喔!至於烹調的方式,直接清炒或搭配雞湯,都非常美味呢!
3. 開心果

開心果真的是非常「涮嘴」的小零食,只要擺在客廳,隨著電視的年節節目一檔接一檔,不知不覺就能全部吃光光。而開心果之所以會是過年必備的零食,正是因為它的外殼直接展開將果核露出,「把心打開」,象徵今年也要開開心心地、快快樂樂地過。
4. 蘋果

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蘋果,在過年時節同樣有著祝福、平安的寓意。由於「蘋」與「平」同音,表示「吉祥平安」、「平安順遂」,也難怪每回祭祀的時候,都會看到蘋果出現在貢桌上;此外,年節大魚大肉之餘,吃一些富含維生素 C 和膳食纖維的蘋果,幫助身體的平衡也很重要喔! (相關報導: 過年禁忌原來有這些?盤點10件春節絕對不能做的事,千萬母湯踩雷 | 更多文章 )
5. 蘿蔔糕

早餐時常吃到的蘿蔔糕,是將磨成漿的蘿蔔混和再來米蒸熟而成,過年時許多家庭都會自己做,並加入喜歡的配料,打造獨一無二的「家常味」。蘿蔔的台語為「菜頭」,有著「好彩頭」、「好兆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