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視達如何被小小的DVD出租公司Netflix撂倒?4個出奇制勝的方法!擊敗把它當塑膠的對手

曾經沒沒無聞的Netflix,究竟是如何撂倒百視達、成為當今影音串流平台的霸主?(示意圖/取自Unsplash)

影音串流兼製片業者Netflix在COVID-19疫情過後全球訂閱用戶數突破了1.8億,在美國每5人就有1人是Netflix的付費用戶,雖然Netflix的成功備受矚目,近期也正和迪士尼、Amazon、Apple、HBO等提供的串流服務發生激烈的競爭,但Netflix在推出串流服務之前是如何以小博大,撂倒產業巨頭百視達的過程更是精彩!

百視達曾經宣稱「七成的美國人可在離家10分鐘內的車程抵達百視達!」穩坐業界的龍頭地位。第一家百視達於1985年開設,提供VHS錄影帶出租服務,公司採取快速開展新店與收購同業的策略以追求規模經濟,至2000年時百視達在美國已擁有了7千多間分店,其中約有八成為直營店,且主要集中於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地區。

由於百視達在美國擁有最多的門市與用戶,其對上游-電影公司的議價力也因此提升,可以最先取得新發行的錄影帶(數量亦最多),進而吸引更多消費者上門,人一多又更進一步推升了百視達對上游的議價力;門市也積極推廣儲值預繳看更多的優惠方案來套牢消費者。百視達透過上述的正向循環成為最大的錄影帶出租業者,幾乎沒有任何對手可以對他產生威脅。

Netflix的創業之路則是佈滿荊棘,公司由Reed Hastings於1997年成立,率先提出以郵寄方式租借DVD的商業模式,消費者可在家中造訪Netflix的網站瀏覽有興趣的電影,確定租借後Netflix就會將DVD寄送到家中,雖然DVD可以提供比VHS錄影帶更好的畫質,沒有實體店也可省下店租及人事成本,但這樣的商業模式對消費者來說有兩個致命的缺點 — 又慢又貴!

因為採取郵寄的方式,消費者選好影片後仍須等待3~7天的物流時間,和全美五千間、車程10分鐘的百視達相比實在慢了不少,也不符合消費者當時已養成的使用習慣。而沒有實體店理應更加便宜的Netflix卻受限於規模經濟不足,每部影片的租金收費和百視達一樣都是4美金,此外還要加上一趟2美金的運費。

從財務表現來看2000年時擁有約30萬用戶的Netflix,虧損高達5700萬美元,而百視達年營收近50億美元,且淨利率超過10%。此時的Netflix幾乎沒有勝出的可能,創辦人甚至向百視達提議售出公司49%的股權並更名為Blockbuster.com,成為百視達的一部份,但提案最終遭到百視達拒絕了。

Netflix如何在逆境下求生

Netflix陸續作出了以下四項改變,逐漸扭轉競爭走向。

1.吃到飽方案

Netflix推出每月19.95美金的吃到飽方案,會員可不斷租還DVD,但手上至多僅能擁有三片,一旦歸還DVD後Netflix會主動將其個人等待清單中的影片寄出,看得越快、看得越多、看得越便宜。 (相關報導: Netflix隱藏代碼大公開!成人18禁、動作片…各類型電影節目影片都能立刻找到 更多文章

2.開發推薦系統

Netflix的工程師推出了一種類AI的推薦系統,用戶首次登錄時必須填寫電影偏好的問卷,之後系統會依據資料庫推薦其他可能也會喜歡的影片,且用戶若在觀看影片後有繼續填寫評分,系統會將新資料納入重新分析並提供新的推薦片單。更重要的是推薦影片清單同時會考慮到庫存影片的數量,避免推薦已無庫存的影片,增加冷片影片的曝光與租借率(傳統錄影帶出租店中新片約占總出租率的七成,Netflix則不到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