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還可以存?財務顧問:想清楚2關鍵,千萬別貪小小股息,害自己大套牢!

任何金融交易必然伴隨風險,思考金融股能不能「存」,得事先清楚認知這個事實。(圖/Free-Photos@pixabay)

你應該知道的是:金融股雖有政策特許性質,競爭門檻遠高於製造業,但大批股民為息而來,近日卻發現股價紛紛貼息,開始有所疑惑。身為CFP(認證國際理財規劃顧問)的作者提醒,金融股有緊跟景氣循環的特性,且無論任何金融交易都有其風險,絕非傻傻「存」下去就能安穩獲利!

存股金融股如何?這是近期最多客戶問我的問題,此文,主要就解答金融股獲利的來源,與「存」金融股是否有可持續性來說明。

在市場多頭的時候,存多數股票都能夠隨著大盤水漲船高,無論存的股票對象是金融、傳產、電子,只要大盤持續上漲,多數應該可以獲利。

金融股存股延伸探討之一:壽險的地雷,備供出售金融資產

金融股存股延伸探討之二:銀行業授信的品質

但是存金融股比製造業更困難:因為財報非常複雜,並且每個分類科目,都有他難以查證,並且難以預防的地雷,首先,讓我們把金融股分為幾個大類。今年金融股號稱獲利驚人,這是真的嗎?問題就在,金融股的獲利是需要實現的時候,才算是塵埃落定。(延伸閱讀:為什麼股市大跌,卻有35萬散戶進場買金融股?只看高配息就投資,小心被套牢!

金融業的工作就是處理資金,不意外獲利驚人。(圖: 作者提供)
金融業與大環境景氣密切相關,景氣好時自然獲利驚人。(圖: 作者提供)

金融股四大類別

銀行:中信金、台新金、台企銀

證券商:元大金

保險:富邦金、國泰金為主

投信:美國富蘭克林坦伯頓,香港惠理集團

筆者在本文中,主要將說明以銀行為主體的金融股情況。如果您打算深入理解銀行獲利,這一篇文章解析清楚明白,可給大家參考。

銀行主要獲利來源分兩個部分:傳統收益在於利息收入,成長動能是理財與信用卡手續費收入。當客戶詢問我,金融股可不可以「存」時,我會告訴他以下的思考邏輯。

Q1. 以理財收入而言 :  

現在的銀行,所有理財收入主要集中在賣保險,請問這是一個專業的表現?

今年的銀行理財的主軸是投資型保單,請問這是一個好的策略?

現在美國券商與國內券商的成本比銀行低一大截,銀行優勢在客戶關係較好,並且比券商營業員更為專業。

投資型保單是投資,現在是市場的高點,我相信勇者不會太多。

針對上面四點逐一思考過後,我認為今年銀行業的理財手續費收入,要提高很難。

Q2. 以利息收入而言:

目前利率環境低,無論信貸或房貸,利率都非常低了(定存利率1%,信用佳的公司貸款利率2%以下,信用評分佳的信貸利率3%以下),目前存放款利差中間獲利有多少?較以往偏高還是偏低?

這樣利差條件下,如果遇到一件放款倒閉,要多少件放款的利潤,才能填補這一件虧損?簡單來形容:這是「賣白菜的價錢」,未來卻可能要「冒賣白粉的風險」。(延伸閱讀:「要就買指數ETF,不要說你在存金融股!」股癌提醒散戶:任何金融資產都有風險

為何說銀行業未來可能要冒賺白粉的風險?筆者用幾則新聞來說明,請見下方截圖。 (相關報導: 股市猛跌金融股不再是避風港?手頭股票該何去何從,專家竟指出降息「不是」暴跌主因!【影音】 更多文章

於去年底發生多家銀行風控事件。(圖: 作者提供)
於去年底發生多家銀行風控事件。(圖: 作者提供)
知名銀行遭到詐騙數億元。(圖: 作者提供)
知名銀行遭到詐騙數億元。(圖: 作者提供)
銀行核准貸款條件還需審核,竟發生無抵押品卻放貸的事件。(圖: 作者提供)
銀行核准貸款條件還需審核,竟發生無抵押品卻放貸的事件。(圖: 作者提供)

上述三則新聞分別代表幾個現狀:銀行踩雷?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再者,銀行放款為業,難免會遇到踩雷、詐貸、超貸。通常一件案件的發生,就會讓一間銀行很多員工的努力,一夕間化為烏有。即便現在的景氣循環,還維持在相對穩健階段,銀行最大的風險,卻在於景氣轉壞的時刻。因此有句諺語:「十年好年冬,一壞虧十年」,就是說明銀行這一個行業。(延伸閱讀:你不知道的存股真相:最近5年,金融股只有6隻績效超越0050!你還要傻傻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