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市議員關心台中花博營收狀況,市府新聞局長吳皇昇表示,台北花博總支出經費約135.91億元,台中花博約88.172億元,遠低於台北花博;對於外界單以門票收入來斷定花博總收益,他強調,其實當年台北花博的門票收入13億9287萬元,與總支出差距甚大,但實質的經濟效益卻不只於此,顯見營收不應只看門票,而是應看總體經濟效益。
花博免費入園 吳皇昇:不虧反增參與率
吳皇昇進一步指出,市長盧秀燕上任後,透過市民免費政策,不僅成功解決花博卡可能造成的個資外洩及不公平爭議,也成功提升71.25%的參與率,締造花博周邊經濟效益。此外,前市府原本就規劃300萬張的花博卡免費政策,代表有300萬人可免費入園,但新政策推出後共僅約220萬人免費入園,根本沒有超過,代表新政策絕無導致營收虧損。
盧秀燕表示,根據日前的媒體民調顯示,台中市民對於花博舉辦及免費入園政策有七成是滿意的,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AIPH)主席Mr. Bernard Oosterom在今天的閉幕典禮上也公開稱讚台中花博是花博舉辦最成功的城市;她強調,舉辦花博不是以營利為主要目的,有許多國家會爭取主辦國際賽事,為的是提升國際能見度。 (相關報導: 免費入園讓台中花博虧12億?中市府反擊:台北花博虧逾百億,但經濟效益不止於此 | 更多文章 )
市府指出,據統計,1月1日至4月23日止,台中市民、中市新住民及全球12歲以下兒童參觀人次單日平均約1萬5,755人,與107年11月3日至12月31日未實施免費優惠政策期間,單日平均約9,200人次相比,成功提升約71.25%參與率,帶動伴手禮、餐飲、飯店、交通等花博周邊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