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自2020年推出「礦山藝術季」,邀集黃仲辰《掀開/背後/金與暗》、陳昱榮《礦聲憶韻》、王國仁《礦‧石‧人》、林辰勳《The Light》初樸建築師事務所《鑛客》及Studio Shikai《階梯通往之處》等藝術家,展開實體展覽,初次就達到9萬5,999人次參與盛況。
2021年礦山藝術季在同一個敘事系統中延續,再現礦山事務所,延續日礦株式會社「一山一家」精神。我們將MINE轉譯為Mountain、Invites、Neighbohood、Enjoy,以「我們的藝術季」思考「藝術作為地方陪伴」的可能。2021年雖受疫情影響,藝術季取消大型集會活動,無法達成理想中的美好,但仍邀請國際地景藝術家王文志創作《方舟上的集會所》;另外邀請8位(組)青年藝術家與地方共創,試圖以藝術轉譯地方觀點,包括黃仲辰《礦石菓子店》、陳昱榮《消聲之城》、嵐嶺藝術工作室《回憶修補師》、初樸建築師事務所《填冶》、曾熙凱《礦物園》、廖翊婷《山人郵局》、朱婉萍《青青復耕》、林書豪《地質實驗室》,自2021年7月16日起線上線下同步開展,截至2021年9月9日止,共觸及44萬6,399觀賞人次,廣獲礦山在地居民、藝術夥伴及線上網友們一致熱情迴響!
2020年至2021年,礦山藝術季持續邀請您線上線下暢遊山城,與您共賞藝術季精緻創作,包括1件國際級地景實體作品、8件線上數位作品及2020年礦山藝術季5件作品,讓我們一一細數礦山的美好~
《方舟上的集會所》國際知名地景藝術家王文志礦山的駐地1件實體作品
國際地景藝術家王文志曾參與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澳洲Woodford音樂藝術節、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在國內有北美館「庇護所」、桃園地景藝術節「豫章之家」、嘉義「森林之歌」等地景作品。
「方舟上的集會所」以「竹子」編織出甬道空間,以「銅片」鑲貼在紅磚山牆,呼應盤根錯節的大樹根,展現出礦山特有風格。作品位於黃金博物館及社區聚落交界空間,展現「室內共學」與「戶外集會」的連結,「竹編方舟」與「盤根榕樹」的對話,「有形地景」與「無形藝術」的輝映。
2021礦山藝術季8件線上作品
黃仲辰《礦石菓子店》
透過家鄉礦山資源,以獨有礦石物件作為創作根源。黃仲辰擬真做出「發粿石」、「愚人金」、「彩色石」及「白馬齒」等礦石果子,組成山城礦石文創伴手禮。(網址:https://www.mineartfestival.com/art-project-02)
曾熙凱《礦物園》
礦物園,連結起大地之母的礦物與台灣特有保育物種,將礦石特性化身成具生命力的形象。硫砷銅礦×臺灣黑熊=安納傑特黑熊、自然金×臺灣山椒魚=黃金山椒魚、黃鐵礦×穿山甲=銀黃穿山甲。獨特的礦石稀有種,歡迎您上線欣賞。(網址:https://www.mineartfestival.com/art-project-03)
廖翊婷《山人郵局》 (相關報導: 點亮金瓜石山城美學!淘金2020礦山藝術季 | 更多文章 )
漫步在山城時,偶爾會看見已無人居住的房子,門上的信箱仍然持續在收件,不禁令人好奇這些信件除去水電費帳單外,是誰寄出?寄給誰?寫些什麼?這個觀察,引發成為了《山人郵局》的創作初衷。這件作品,邀請在自小生長於此,或是將這裡視為第二故鄉的人們,以不同世代、不同現況,來寄出一封給家鄉的信,並且透過藝術家將文字轉換成為圖像,成為一張張明信片。(網址:https://www.mineartfestival.com/art-project-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