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門風暴》川普會因彈劾案下台嗎?華府智庫:未來這3項指標是觀察重點!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疑似勾結外國勢力的「烏克蘭門」風暴持續延燒,讓民主黨掌控的聯邦眾議院抓住機會,對川普啟動彈劾調查。不過,彈劾調查究竟會讓川普黯然下台,還是反而為他的連任之途鋪路?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研究員高斯頓27日撰文指出,回顧尼克森與柯林頓兩任前總統面臨彈劾調查的前例,民眾對總統的施政滿意度、民意是否支持彈劾罷免總統,以及彈劾總統是否成為跨黨派共識,將是觀察彈劾案走向的3項關鍵指標。

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級研究員高斯頓(William Galston)指出,尼克森(Richard Nixon)在1974年因「水門案」(Watergate)醜聞被啟動彈劾調查,並在眾院進行全院表決前宣布辭去總統職務,成為美國史上首位(也是至今唯一)主動辭職的總統。

1974年8月9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為避免聯邦眾議院彈劾,被迫辭職(AP)
1974年8月9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為避免聯邦眾議院彈劾,被迫辭職(AP)

不過在距今最近的一次彈劾調查中,柯林頓(Bill Clinton)總統因為否認與白宮實習生陸文斯基(Monica Lewinsky)發生性關係,被控作偽證、妨礙司法,同樣遭眾議院發動彈劾調查,彈劾案也順利走出眾院,但未達到參議院3分之2的解職門檻。柯林頓順利做到2001年總統任期屆滿,對柯林頓發起彈劾的眾議院議長金瑞契(Newt Gingrich)反而因此黯然辭職。

彈劾史上潛藏的線索:得民心者得天下

高斯頓表示,民主黨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已於24日宣布正式啟動對川普(Donald Trump)的彈劾調查,雖然目前態勢仍不明朗,但輿論對意見絕對是值得參考的線索:隨著水門案醜聞的調查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尼克森根本就在試圖掩蓋竊聽政敵罪行,民眾對他的滿意度也從水門案爆發前的約5成下跌至24%。

而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數據,與尼克森的滿意度呈反比,在水門案調查期間,民眾對彈劾罷免尼克森的支持率持續上升,當聯邦最高法院在1974年7月24日作出判決,要求尼克森必須交出白宮自動錄音系統錄下的談話,高達57%的民眾認為尼克森應該去職下台,顯示他在彈劾案正式經表決前就已失去多數民意支持。

相較之下,蓋洛普(Gallup)民調顯示,柯林頓接受彈劾調查期間的支持度,一直維持在6成以上,雖然眾議院於1998年12月19日表決通過司法委員會提交的第1和第3項彈劾柯林頓的條款,分別指控柯林頓在緋聞案中作偽證和妨礙司法,民眾對柯林頓的施政滿意度卻在同年底飆升至73%,顯見彈劾案並未動搖柯林頓的民意基礎。 (相關報導: 川普彈劾案》眾議院民主黨人全力進攻!國務卿龐畢歐接到傳票,烏克蘭事務特使閃電請辭 更多文章

根據蓋洛普民調數據,從柯林頓爆發性醜聞、到眾院發起調查、通過彈劾案的數個月期間,支持彈劾罷免柯林頓的比例幾乎不變,高達3分之2的美國民眾不認同柯林頓應為此下台;《紐約時報》(NYT)同期民調也顯示,近7成民眾認為參議院不應投票將柯林頓免職。蓋洛普在1998年末做出的結論是,多數民眾認為柯林頓確實犯下作偽證及濫用總統職權的過失,但這些罪行並沒有嚴重到足以讓總統為此去職。

1998年遭到美國聯邦眾議院彈劾的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AP)
1998年遭到美國聯邦眾議院彈劾的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