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政府環保局針對防制空汙,讓空氣品質數據公開透明化。今年將與行政院環保署合作,於工廠、學校及公共場所等人口密集區增加350個「微型感測器」布點,使鄰近感測器100至300公尺民眾快速掌握空氣品質即時參考數據,以利進行相關防護及準備。
多元數據 每3分鐘1筆
台中市環保局表示,台中市106年已布建511個微型感測器,設置數量領先其他縣市,但為使民眾獲得更多元數據,今年將與行政院環保署合辦「台中市空氣品質感測物聯網布建計畫」,預定年底優先於工廠、學校及公共場所等人口密集區增加350個「微型感測器」布點,以利鄰近感測器100至300公尺民眾快速掌握空氣品質即時參考數據。
環保局說明,現行已安裝的微型感測器,主要安裝於工業區週邊地區,做為汙染稽查的輔助工具,並透過大數據分析,鎖定有汙染之虞的源頭加強深度稽查,揪出違規廠家。
微型感測器設置經嚴謹比對及品保品管措施,數據品質有保障,今年完成增設350個微型感測器後,台中市的微型感測器數量將達861個,可提供更多元數據,讓民眾可迅速取得最即時空氣品質資訊,及早進行相關防護及準備。相關資料可透過環保署設立的「愛環境」資訊網及民生公共物聯網( ,查詢各個感測點每3分鐘1筆的PM2.5即時數據。 (相關報導: 興達電廠燃煤機展延許可有但書 高市府要求秋冬停機減煤 | 更多文章 )
環保局強調,除廣設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讓數據公開透明,市府也持續致力改善空汙,採取「先公後私」、「先大後小」的整治原則,持續落實各項空汙防制措施,讓市民呼吸更好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