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際科學奧林匹亞競賽獎牌變成申請MIT的基本條件,而不是特殊之處時,這些被錄取的學生,和其他人有什麼不一樣呢?他們又有怎樣的共通特質?我身為一位面試官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把他們的特質找出來。
幫助素不相識的面試官從更多面向來了解你、發掘你的潛能所在,並替你寫一份強而有力的面試報告,是自傳的重要功能。我建議想要申請美國大學的學生,從十一年級開始,就開始構思自傳。如果對寫出一份好自傳沒有頭緒,我建議依照下面六個步驟執行。
寫出好自傳的六個步驟
1. 為自傳設定主題。分享一件關於你最獨特且有創意的事件。
2. 把焦點集中在你自己身上。一位UCLA的招生官說過,有一名學生在自傳中提到對他人生影響最大的人,是他的祖母。他的祖母充滿人生智慧的教養方式,在學生的各個成長階段都點亮了一盞明燈,整篇文章感人肺腑,讓面試官直說:「我好想錄取這位祖母啊!」祖母大概沒料到自己會在孫子的自傳中「喧賓奪主」,所以我要向學生強調,把聚光燈集中在自己身上,別把樓蓋歪了!
3. 請舉出實際案例。不要用空泛的形容詞說:「我是個很善良的人。」起碼要寫出具體案例,譬如「我都主動攙扶老人家過馬路」之類。
4. 用你自己的風格呈現。避免使用艱澀詞彙來取悅讀者,同時記住:絕對不要讓別人代寫!常春藤盟校的招生官親口證實,他們看過數不清的自傳,完全可以分辨哪一段出自青少年之手,哪一段是別人代筆的。
5. 請其他人審稿。絞盡腦汁寫完一篇自傳後,總是會有盲點,提交前先給其他人看過是比較保險的,有時候太熟悉你的人不見得會發現問題,建議請具有專業素養,關係卻沒有這麼親近的人審閱,並提供意見。
6. 量身打造。參考你申請的大學有什麼特色,為每一所大學量身打造一份自傳,例如有不同的重點訴求,最好不要寄出通用版本。
MIT錄取者的共通特質:積極、有目標、具服務精神
在我擔任MIT面試官的第一年,就非常驚訝:「學生怎麼都這麼厲害啊!」有人高中跳級兩年,有人創下該高中辦學以來各項第一,有人念書體育音樂無所不能……,多年來,我也逐步歸納出,會被MIT錄取的學生在人格特質上的三大共通點。
1. 積極進取
2006年面試的邱同學,是我擔任面試官的第一位女性申請者。她超愛物理和數學,我跟她見面時,她已經在咖啡廳坐了一小時在解數理題目,並秀給我看她的筆記本,裡面寫了滿滿的數學程式解題,自從我離開MIT校園後,我還沒看過那麼熱愛數理的女孩。
邱同學的父親是一位航空工程師,小時候她常去辦公室,觀摩父親和同事的工作。父親也教導她要獨立思考,所以她很不習慣台灣總要學生聽話、不能違背師長的教育模式。當時就讀於台中女中的邱同學,想要了解美式教育,便自行前往台中馬禮遜美國學校,詢問校方是否可以觀摩他們的上課狀況,並且希望與學生們交流。馬禮遜校方感受到她誠懇又積極的態度,便答應了她的要求。 (相關報導: 怎樣的人才能錄取麻省理工?MIT面試官公開「申請名校」3大眉角,找大咖寫推薦信根本沒用 | 更多文章 )
2. 堅定目標
邱同學有許多獨特的經歷,我們聊了至少兩個小時,而我一直忙著寫筆記。儘管是十幾年前的事,我仍然印象深刻:在我們的對話中,可以明顯感受到她的獨立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