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倫拜高中屠殺案20周年》每年1萬5000人死於槍枝暴力 美國國會拒絕加強槍械管制

1999年4月20日,美國科羅拉多州科倫拜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發生校園槍擊案,寫下美國治安史與教育史血腥的一頁(AP)

20年前,1999年4月20日,美國科羅拉多州的科倫拜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發生聳人聽聞的校園槍擊案,2名青少年學生攜帶非法取得的槍械和爆裂物進入校園,12名學生和1名教師中彈死亡,並造成其他24人受傷,最後兇手飲彈自盡,自此,「科倫拜」成為校園槍擊案的代名詞。

兇嫌的犯案手法和槍擊案發生地點激起管制槍械的聲浪,沒人希望慘案再度發生,但事與願違。2007年維吉尼亞州維吉尼亞理工學院(Virginia Tech)槍擊案,32人死亡;2012年康乃狄克州桑迪胡克小學(Sandy Hook Elementary School)槍擊案,26人死亡,包含20名未滿10歲的學童;2015年俄勒岡州烏姆普誇社區大學(Umpqua community college)槍擊案,9人死亡;2018年佛羅里達州南部馬喬瑞史東曼道格拉斯中學(Marjory Stoneman Douglas High School)槍擊案,17人死亡;最近一起校園槍擊案也發生在2018年,德州東南聖塔非高中(Santa Fe High School)8名學生和2名教師死亡。

1999年4月20日,美國科羅拉多州科倫拜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發生校園槍擊案,寫下美國治安史與教育史血腥的一頁(AP)
1999年4月20日,美國科羅拉多州科倫拜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發生校園槍擊案,寫下美國治安史與教育史血腥的一頁(AP)

科羅拉多州的《丹佛郵報》(Denver Post)報導,在美國,自科倫拜以來,光是校園槍擊案就奪走至少200條人命,這個數字還不包括發生在學校之外的槍擊案:2016年佛羅里達州大城奧蘭多(Orlando)同志夜店「脈動」(Pulse)槍擊案中49人喪生;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Las Vegas)2017年發生史上最嚴重槍擊案,兇手在飯店高樓層掃射參加露天音樂祭的人群,造成58人死亡;僅隔一個月,德州薩瑟蘭泉(Sutherland Springs)教會也發生槍擊案,26人死亡。

每當發生無差別槍擊案,美國國內槍枝管控的呼聲都會升高,但主張控槍者和擁槍倡議者(如擁槍權法源「憲法第二修正案」(Second Amendment)支持者和「全國步槍協會」(NRA)等)之間的攻防與對峙,到最後都會陷入僵局。紐約州立大學奧斯威戈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in Oswego)司法正義學助理教授希爾德克勞(Jaclyn Schildkraut)是大規模槍擊案的研究專家表示,同樣的討論困局一再出現,控制或權利,代表全贏或全輸因此,在科倫拜之後,國會遲遲無法通過槍枝管制法案,也就無法有效防範槍械暴力事件。 (相關報導: 躲過佛州校園槍擊案,卻躲不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兩名倖存學生一週內相繼輕生,當局呼籲「多注意孩子心理狀況」 更多文章

2018年5月18日,美國德州聖塔非高中(Santa Fe High School)發生校園槍擊案,造成慘重傷亡(AP)
2018年5月18日,美國德州聖塔非高中(Santa Fe High School)發生校園槍擊案,造成慘重傷亡(AP)

目前美國缺乏統一的聯邦法限制人民持有槍枝,各州對控管槍械的立場也不同。部分州持續往擁槍的方向前進,或者加強「隱密持武」(concealed carry)相關法律的效力,而科倫拜所在的科羅拉多州以及佛羅里達等14州通過所謂的《赤旗法》(red flag laws),授權警察或家屬在判斷某人有傷害自己或他人之虞時,得以暫時沒收此人持有的槍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憲法學教授溫克勒(Adam Winkler)表示,有關槍枝控管的爭議其實延續了共和黨與民主黨之間,或者鄉村與城市之間的對立:「其他議題都不像槍枝議題,清清楚楚地標示出紅色(共和黨)的州和藍色(民主黨)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