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擺脫渾渾噩噩的魯蛇生活?從「4分鐘跑完1600公尺」的故事開始…

羅傑·班尼斯特是第一個在1英里賽跑中跑進4分鐘的人!(取自YouTube)

編按:你有多久沒收到一封信?還記得閱讀書信的感覺嗎?接下來,把自己化身書中主角「長耳兔」或許你會在文字中找到生命中的答案…

好奇的長耳兔:

當人改變了心念,就有機會改變世界嗎?這個問題讓人疑惑。

曾經風行一時的書《祕密》、《吸引力法則》,都是談心念的重要。然而真的是如此嗎?為何有些人擁有心念,卻無法改變人生呢?

長耳兔也有這樣的懷疑吧?我也曾經輕蔑過這樣的想法。

心念能開啟宇宙的動能,然而很多人並未真心相信,只是想要趨吉避凶、逃避現實,或者念頭僅在頭腦運轉,那又如何開啟動能?

心念的力量

每一個人都打過呵欠。你也打過呵欠吧!下次打呵欠的時候,如果不是感覺疲憊,那就注意一下:自己為什麼打呵欠?

回憶一下自己,是否看見他人打呵欠,自己也跟著深深地呵欠起來?

因為打呵欠的心念一起,便不自覺地想要打呵欠了。

長耳兔呀!你現在該不會正在打呵欠吧?你看到我前面寫的「打呵欠」三個字,也許在三分鐘之內,你真的打起呵欠來了。

如果你現在坐在捷運上,正讀著我給你的這封信,並且因此打了呵欠,也許不少看見你打呵欠的人,也跟著打呵欠了,像骨牌效應一樣,打呵欠的人不斷擴散著。

打呵欠的動作,會因為視覺、聽覺,讓情緒受到感染,啟動心中微妙的一股力量。

從打呵欠的事例,你看心念的力量有多大?

因此人們常說:「當你真心想完成某件事,全世界都會來幫你……」

四分鐘跑完一英里

當一個人的心念啟動,便會念茲在茲,生命也會跟著動起來。

這種心念的啟動,隨著事情的難易,也有不同的實踐力量。心中意念能真正啟動,是一份認真且專注的相信,不是隨意在腦中想想,或者只是安慰自己的標語,而是一種從自身擴散出來的力量。

「心想事成」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關於心念所及而成事的例子,幾乎隨處都可見證。

有一個運動場上的著名故事:四分鐘跑完一英里。

在一九四五年以前,醫生認為人類跑步速度的極限,若以一英里計算,不可能在四分鐘之內完成。不只醫生這麼認為,科學家也發表論文,說明人體的極限就是如此。

長耳兔你相信嗎?這些限制是否可透過意念突破?

當時的世界紀錄,是一位瑞典人跑出的四分一秒四。雖然僅僅一秒四的時間,但是運動場上的一秒鐘,往往是運動員一輩子追求的目標。

有位常練習跑步,獲得牛津大學獎學金的學生班尼斯特(Roger Bannister),宣稱自己可以打破極限,能在四分鐘之內跑完一英里,並堅信自己可以做到。世界上的運動員,還有科學家們知道了,紛紛嘲笑他大言不慚,這是九年未被打破的世界紀錄哪!又是科學家研究過的數據,怎麼可能由一個年輕人就突破呢?

然而班尼斯特的心念,並非遙不可及,痴人說夢般的目標,也並非空口說白話。他懷著信念練習,以意念與心志不斷驅動自我,形成一種源源不絕的能量。 (相關報導: 為何怎樣拚命工作,都覺得錢不夠花?不是你賺太少,而是社會這樣逼你把錢花光光 更多文章

一九五四年五月六日,二十五歲的班尼斯特,選了一個氣溫陰冷的傍晚,在一千名觀眾的見證下,以三分五十九秒四跑完全程一英里,打破了世人認為無法打破的紀錄。原來醫生、科學家與運動員信誓旦旦的極限,並不是真正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