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3月到2020年1月,美中貿易談判從劍拔弩張、多次停火又硝煙再起、一度停滯不前,再到簽訂第一階段協議前的沉默不語,猶如坐了一趟大起大落的雲霄飛車。
兩國即將在15日於白宮簽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回顧持續近兩年的貿易戰,美中經貿關係在哪些層面發生了深刻變化?
貿易逆差
美國總統川普發起貿易戰的一大動機,是力求減少美國對華貿易逆差。
逆差確實下降了,但總量依然高企。

根據美國統計局數字,從2019年11月起的過往一年內,美國對華逆差比去年同期減少了600億美元,然而,對華逆差總量的數字依然不小,維持在3600億美元左右。
逆差縮小的背後是萎縮了近千億美元的中美貿易,美國從中國進口量減少了700億,對華出口量也降低300億。

美國農產品出口
美國農民承擔了大部分中國反制關稅的威力。美國每年對華農產品出口量從此前的250億美元,一度跌至70億美元。
美國政府推出了280億美元的農業補貼,相當於全美農場在2019年收入的三分之一,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民的損失。另一方面,只有1%的美國人從事農業,貿易戰對美國整體經濟的影響相對有限。
中國在美投資大幅下跌
在貿易戰期間,美國對華投資相對穩定,維持在每年130萬美元左右,但中國對美國的投資則銳減。

根據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統計,中國對美投資從最高峰2016年時的540億美元,在2018年滑落至97億,到2019年前半年則僅有25億。
除了貿易戰導致中國企業有所顧慮外,美國對中資企業的愈趨嚴格的投資審查,以及中國對資本外流的限制,都是投資量大幅縮水的原因。
美中營商氣氛受損
雖然美國企業暫時並未因貿易戰而大批量撤離中國,中美緊張的貿易關係是他們近年頭號的煩心事。
根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調查,中美緊張局勢是在華經營的美國企業在2019年的首要關切。

2019年,81%的美國企業稱,緊張的雙邊關係影響了其在華業務,這比起2018年的73%有所上升。在貿易戰前的2017年,當時只有45%在中國運營的美國企業擔憂兩國政治緊張會對公司正常業務造成影響。
對中美、全球經濟的影響
貿易戰為中美兩國的經濟增長都帶來負面影響。
白宮原估計2019年美國經濟增長將超過3%,但貿易戰延燒為這一增長目標蒙上陰影,川普政府於是多次向聯準會施加降息壓力。聯準會其後三次降息,不過專家估計,去年美國經濟增長將不會達到3%。
中國經濟增長也在逐步放緩,世界銀行估計,中國在2020年的增長率將低於6%,這將是在近30年來最低水平。
《華爾街日報》報導,與中國的貿易戰對美國帶來的經濟衝擊不算大,但許多代價可能會在數年後才會浮現。
作為全球最大進口國與出口國,兩國貿易戰的後坐力波及世界各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表示,在貿易戰中,「每人都是輸家」。 (相關報導: 英國本月決定是否禁用華為,華府派出代表團再次施壓 | 更多文章 )
除了中美貿易戰,美國與其他重要貿易伙伴也正在重新擬定貿易條約。由於這些貿易矛盾帶來的衝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至3%,創下10年來最低增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