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王子想走自己的路,英國王室「家變」的危機與轉機

英國哈利王子與梅根王妃(AP)

2020年第一個月還沒過一半,國際社會就發生兩樁危機,一樁是中東火藥庫伊朗與美國的衝突升高,連帶一架烏克蘭民航機與機上176人冤枉陪葬;另一樁看似一個家族的家務事,但卻受到舉世高度關注。

什麼樣的家族會有如此待遇?答案是英國百年歷史的溫莎王朝(House of Windsor)。這個家族從1917年的喬治五世(George V)開始統治英國,雖然並無實權,但今日的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身兼英國國教(Church of England)最高領導人,同時還是從澳洲、紐西蘭到加拿大15個大英國協(Commonwealth of Nations)成員國的國家元首。

英國女王依照慣例發表聖誕節談話,她認為今年對英國而言是「顛簸的一年」。(AP)
2019年耶誕節,英國女王發表談話,表示今年對英國而言是「顛簸的一年」。(AP)

英國王室在政治上扮演超越黨派與意識型態的穩定力量;在社會上推動眾多公益事業與運動,成員一言一行動見觀瞻;王室本身是全國最富裕的家族之一,也為國家帶來可觀的商機。

但王室畢竟是一個家族,一個龐大的家族,有本難唸而且唸不完的經。伊莉莎白二世從1952年2月即位至今,帶領英國走過68年的風風雨雨,家族也歷經多次危機,最為世人熟知的就是1997年8月31日的黛安娜(Princess Diana)車禍猝逝。2020年最新這起,也與黛妃悲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連。

英國黛安娜王妃、查爾斯王子、威廉王子、哈利王子的全家福,攝於1995年8月19日(AP)
英國黛安娜王妃、查爾斯王子、威廉王子、哈利王子的全家福,攝於1995年8月19日(AP)

因為主角是她的兒子與媳婦。哈利王子(Prince Harry)與妻子梅根(Meghan Markle)8日拋出震撼彈,宣布將從王室「高階成員」(senior members)的角色「淡出」(step back),追求經濟獨立,而且未來會有更多的時間待在北美洲。

所謂的「北美洲」很可能指加拿大。梅根生於美國加州洛杉磯(Los Angeles),但拍攝成名作《無照律師》(Suits)時,曾經長住多倫多(Toronto),在加拿大賓至如歸,2016年曾擔任加拿大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 Canada)全球大使。去年的耶誕節佳期,梅根、哈利和小王子亞契( Archie)就是在加拿大渡過。

哈利與梅根的大動作顯然並未得到祖母女王、父親查爾斯王儲(Prince Charles)、哥哥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的認可或贊同,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第一時間聲明表示「可以理解」夫妻倆想要分道揚鑣(take a different approach),但強調此事還有許多「複雜的議題」(complicated issues)。

英國媒體形容王室的反應是「震驚」、「受傷」、「失望」,對哈利與梅根也有不少惡評,,質疑他們接受納稅人的供養卻有意逃避職責,所謂「追求經濟獨立」恐怕也是利用王族光環來牟利。對於這盤亂局,高齡93歲的女王迅速出手,13日召集王室核心成員開會,期望至少釐清眼前「複雜」的情勢,找出一條雙方可以並肩同行的道路。 (相關報導: 閻紀宇專欄:川普成了黑幫教父,美國淪為流氓政權 更多文章

與遲早要登基英國國王的大哥威廉相比,哈利王子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貼上「麻煩製造者」的標籤:未成年飲酒、抽大麻、跑趴、毆打狗仔隊、穿納粹軍服、使用種族歧視字眼……,英國媒體──尤其是八卦報──對他窮追猛打,視之為衝銷量、流量的法寶。有趣的是,「壞孩子」哈利也因此成為在英國社會人氣最高的成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