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時代,美國70%女性結婚後會隨夫姓?!專家深入解析關鍵原因

Lindsay Evans 30歲的埃文斯希望未來隨夫姓。(BBC)

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計劃婚禮充滿不確定性,但對於30歲的埃文斯(Lindsey Evans)來說,有一件事情她很確定,那就是要隨夫姓。這對加州伴侶的婚禮將在2021年7月舉行。

在美國,約有70%的女性結婚後會隨夫姓。根據2016年的數據,英國這一數字上升到90%,其中85%的女性年齡在18至30歲之間。

很明顯的現象是,儘管當今社會個人主義和性別意識影響更廣泛 ,但隨夫姓的現象在西方社會仍然持續。

雖然對女權主義的定義有所不同,但美國30歲以下的女性中,有68%自稱女權主義者,在英國這個數字約為60%。

Bride linking arms with groom
Getty Images 在美國,大多數女性結婚後會隨夫姓。

「這個現象讓人驚訝,因為這個傳統來自父權制歷史,意味著已婚女性成為男性的所有物之一,」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教授鄧肯(Simon Duncan)說。他一直在研究該傳統。

目前沒有法律規定要隨夫姓,但這是大多數英語國家的傳統。西歐大部分地區都效仿,只有西班牙和冰島的女性會保留娘家姓,希臘1983年曾制定法律,規定已婚女性終身保留自己的娘家姓。

「這只是一種無害的傳統?還是包含著從古時延續到現在的某種意義?」鄧肯問道,他最近與奧斯陸大學和西英格蘭大學的一些學者合作,研究為何該傳統得以延續。

這個傳統來自父權制歷史

女性換掉自己的娘家姓有各種原因。鄧肯的團隊經過深入的調查分析,並對英國、挪威新婚訂婚夫婦進行訪問後,確定了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父權制力量的持續,第二個則是希望成為「優秀家庭」,相信隨夫姓意味著承諾,讓媽媽和孩子們連接在一起。

鄧肯稱,一些男性仍然堅持過去的父權觀念,一些女性同意這種想法,也有女性非常想隨夫姓。

A man proposing to a woman
Getty Images 改姓也與其他傳統習俗有關,如男性向女性求婚。

「這是浪漫的一部分,」居住在瑞典斯德哥爾摩32歲的德國女性赫什(Corinna Hirsh)說,她去年結婚時隨了夫姓。

她相信,這些傳統讓她和伴侶有了更深的連結,儘管他們已經在一起8年。

女性隨夫姓是表達承諾和團結?

鄧肯和其團隊得出的第二個原因更多是基於公眾的看法。他們總結,女性隨夫姓被視為一種表達承諾和團結的方式。

「我覺得這給了我們家庭身份,而不是個人身份,」埃文斯說。

A photo of a family
Getty Images 許多女性隨夫姓,以增強家庭連結。

鄧肯的研究指出,這種「優秀家庭」的敘述在已經育有小孩的女性中更為突出,甚至有的並未隨夫姓的女性在生小孩後也會隨夫姓。

「我想這麼做,是為了與我的兒子有更深的連結,不只是在我們的關係方面,也要落在紙上,」36歲的傑米·貝格(Jamie Berg)說,貝格是美國芭蕾舞演員、體操運動員,目前定居挪威奧斯陸。

因為貝格的姓氏對自己的職業身份很重要,她保留了娘家姓多年,但兒子出生後,貝格將丈夫的姓氏加在了護照和其他文件上,這樣「三人的姓氏都一樣」。

反女權主義的傳統?

對於隨夫姓是否與實現性別平等相牴觸,學者們意見有分歧。

如果夫妻倆這麼做是擁抱傳統或簡單默認要這麼做,鄧肯認為這「十分危險」,因為這延續了丈夫是權威者的觀念,重現了丈夫是一家之主的傳統。 (相關報導: 移工悲歌》「雇主彷彿忘了我們也是人類!」西班牙「塑膠海」為歐洲供應蔬果 無數移工卻棲身沒水沒電的貧民窟 更多文章

34歲的英格蘭企業主赫斯福德(Nikki Hesford)支持這個觀點。她目前離異,結婚時拒絶隨夫姓,對於很少有女性這樣做她感到很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