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不分年齡層,中高齡與高齡族群如果勇於突破年齡罣礙,再次進入職場、以彈性方式繼續發光發熱,也能為產業、個人職涯締造新局!臺北市政府勞動局舉辦「Be A Shaper 壯闊新領航-全齡友善標竿企業高峰會」論壇,邀請新加坡世界廁所組織創辦人沈銳華(Jack Sim)與中化銀髮事業總經理李宗勇,分享中高齡者如何透過持續參與職場與社會發揮影響力。
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副局長梁蒼淇致詞表示,未來人才將無年齡的分別,整個人力市場也將走向全齡化,因此自2023年起推動「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透過具體指標引導企業建立年齡共融的職場文化,鼓勵北市企業參與認證,藉此穩定勞動力來源,並進一步提升整體組織韌性與永續發展能力。
面對年紀增長、體力與精力不及年輕人,常令中高齡者對人生感到氣餒。擔任講者的沈銳華以自己為例,在40多歲之際,雖然經歷亞洲金融危機失去一半的企業資產,從關注全球40%人口缺乏廁所、每年200萬人因糞便污染而罹病死亡,決定投入社會公益領域,成立世界廁所組織,推動廁所運動讓他的人生過得更有意義。他建議中高齡者提前退休後,一定要選擇自己認為有意義、能幫助世界更美好的事去做,老後人生將會過得更精彩。
同樣在40歲階段,從藥品產業轉場進入長照新領域,如今已經滿65歲的中化銀髮事業總經理李宗勇則強調,少子化造成年輕勞動力短缺,中高齡留用職場或重新進入職場,將會是常態。
李宗勇建議,退休者未來還可能有20年的壽命,因此若要調整自己、迎接再度就業,就必須從健康、經濟、再學習、傳承的四大面向,先準備好自己,包括做好健康管理,延緩失能與老化發生的時間;透過保險規畫足夠的退休金、存款;為了跟上時代、跟上新知,必須學會與AI說話;大方貢獻產業經驗價值,讓年輕世代受益。 (相關報導: 行政院通過《職安法》修法草案!勞動部明增職場霸凌專章、明確定義霸凌行為 | 更多文章 )
勞動局表示,隨著臺灣進入超高齡時代,未來企業的競爭力,不只來自創新科技,更來自對人才價值的再定義。誠摯邀請正在建立全齡友善職場的企業主、人資主管及各企業代表,踴躍申請「臺北市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攜手共創一個不分年齡、人人有位的職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