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零關稅不可能?專家曝川普談判「地板價」:台灣稅率應該落在這區間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達成第一個關稅談判協議,對象是英國。(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達成第一個關稅談判協議,對象是英國,但大多數英國商品仍將面臨美國的10%全球性基準關稅,不少人認為10%關稅就是與川普政府談判的「低消」。對此,財經達人游庭皓發文分析,若依照美英所達成的協議來看,從美國貿易逆順差國家進行推測,台灣屬於中型順差國,關稅稅率大概會介於這之間。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在公開場合大力吹捧美英所達成的貿易協議,稱該協議為美國帶來「重大勝利」,甚至形容這是美英關係的「歷史性突破」。從協議中能看到英國部分商品仍遭課10%關稅,外界認為這估計就是川普能接受的「地板價」。

對此,游庭皓表示,根據英美達成的10%關稅協議,可以推測未來,美國對多數貿易逆差國的底線,可能就是10%稅率,像荷蘭、香港、澳洲、巴西等。 (相關報導: 新增5天國定假日恐被一刀砍掉?柯建銘1句話埋伏筆 網炸鍋:唯恐天下不亂 更多文章

游庭皓提到,而對美出口順差較大的國家,最高標應該就是中國,市場預期從45%向下遞減,像是越南、台灣、德國、南韓與日本,這些中型順差國,要求它們進一步讓利或配額交易,稅率會介在10~20%。加拿大與墨西哥,則是受到USMCA保護,保持既有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