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衝突局勢持續升溫,日前巴基斯坦以中國製「殲17」宣稱擊落多架包括法製「飆風」在內的印度戰機,引發全球關注。對此,前立委蔡正元在《風傳媒》節目《下班瀚你聊》表示,巴基斯坦能夠在空戰中贏過軍事實力遠大於自己的印度,運用的就是「中國戰術」,將原本只存在教科書上的「共享數據鏈」實際執行到戰場上,連巴基斯坦都已經能做到,這也是中國戰機首次在市場上獲得認證。
蔡正元指出,巴基斯坦在總體軍力上輸給印度,但巴基斯坦運用「中國戰術」,用紅旗-9防空系統鎖定了所有印度的飆風戰機,照道理,飆風戰機發現自己被鎖定就要想辦法擺脫,注意力會在地面防空飛彈,重點就在於地面的紅旗-9鎖定但沒有發射,而是將目標數據傳給巴軍的殲10CC戰機發射,而殲10C在100公里外印度空軍根本打不到,這時殲10C再發射霹靂15型對空導彈,經由更後方的ZDK-03預警機雷達導引霹靂15擊中飆風戰機,完成4個武器共享數據鏈。
蔡正元說明,傳統的攻擊方式是「A射B」導引擊中目標,在「共享數據鏈」下變成由A地面防空鎖定,由B發射飛彈,C導引擊中目標,此情況下,對手根本就不知道是誰發射飛彈,這個難度是4種線路共享數據,以前都只在教科書、新聞看到,這次讓人驚訝的是巴基斯坦竟然有,而巴基斯坦的武器還是由中國所提供相對落後的機種,以往會認為中國戰機只能偵搜不能鎖定,但巴基斯坦做到了,且還是中國非現役的落後機型,而這也是中國的戰機第1次在市場上獲得認證。
蔡正元表示,印度之所以做不到,是因為它的飆風戰機是法國製造、攜帶的流星式空對空導彈是英國的,防空導彈是俄羅斯製造的S-400,費爾康EL/M2075預警機是以色列製造,各國在販售軍武時,不會把原始碼給印度,因此武器之間的訊息無法共享,但巴基斯坦的武器是由中國所販售,先天性就很容易產生數據鏈,內部就可以產生共享網絡。
回過頭看台灣,蔡正元指出,國軍的困難在於F16跟IDF沒辦法共享數據庫,幻象2000與IDF也沒有辦法和愛國者飛彈共享數據,即便台灣向美國購買取得Link-22資料鏈系統技術,同樣也沒有辦法與歐洲武器、自己連在一起,與此同時,中國武器已經透過「共享數據鏈」將軍力升了好幾個檔次。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