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政府4月對中國課徵145%關稅,恐將引發供應鏈動盪。專家指出受影響的不僅是工業製品,從玩具到服飾、床上用品等民生商品,最快可能在今夏就出現大規模短缺,美國消費者將明顯感受到中國製品逐漸撤出市場的衝擊。
關鍵品項恐短缺 節慶消費提前受挫
面對高達145%的關稅,美國零售商雖曾在關稅實施前搶進囤貨,短暫拉高進口高峰,但這一波緩衝期恐怕難以持久。根據《Money Talks News》報導,從中國到美國的貨櫃訂單量近期已暴跌約60%,主要港口的取消航班數也在數月內暴增至近三倍。
最直接受衝擊的,是美國每年高達420億美元的玩具市場,其中超過七成商品依賴中國進口。產業分析師憂心表示,若補貨受阻,假期購物旺季恐提前陷入缺貨危機,呼籲家長應及早備貨。
羽絨、服飾與鞋類進口大減 價格將上揚
不只是玩具,美國人日常使用的冬季大衣、棉被與家具也難以倖免。中國供應美國77%的進口羽絨,價值達19億美元,主要用於外套與寢具。此外從中國進口的家具與床上用品金額達185億美元,占美國整體相關進口的近三成。
服裝與鞋類也面臨類似的局面。美國去年自中國進口173億美元的成衣產品,其中包括約100億美元的針織服飾與73億美元的非針織服飾。鞋類方面,有約36%價值近百億美元的鞋款來自中國。隨著供應減少與進口成本上升品牌已發出警訊,零售價格恐將同步上調。
政府態度強硬 白宮認為影響「不嚴重」
儘管外界擔憂商品短缺將重創消費市場,美國政府對此反應淡然。總統川普日前在內閣會議中強調,中國過去賺取美國消費者對不必要商品的支出,如今若貨品變少、價格變貴,並非嚴重問題。他直言:「孩子們或許不需要30個洋娃娃,兩個就夠了。」
白宮副幕僚長史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則指出,雖然本土製玩具成本較高,但品質優於中國產品,家長或許會更安心選購美國製造。
供應鏈緊繃 小型航商退出市場
隨著美中航運需求驟降,跨太平洋運輸亦受到波及。《華爾街日報》引述全球五大貨櫃船公司資料指出,自中國出發前往美國西岸的航次預訂量已下降至少三分之一。新加坡與倫敦的航運經紀商透露,僅在5月就有約24班從中國開往美西的航次被取消,特別是中小型航商已陸續退場。專家指出,一旦目前庫存消耗完畢,補貨將面臨極大挑戰,今夏或將成為美國民眾首次真正感受到「中國製造空缺」的開始。 (相關報導: 最新》川普宣布「第一份」貿易協議已簽妥!「這個國家」被視為頭號熱門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