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港也有台積電?小港人一甲子夢魘有解 許智傑倡建24hr新機場 遷小港機場就地開發

小港機場實施宵禁且離民宅過近缺乏腹地影響航運發展,班機起降噪音、建築限高及阻斷路面交通被小港人視為惡鄰。(圖/小港機場提供)

小港機場實施凌晨夜間宵禁且離民宅過近缺乏腹地影響航運發展,班機起降噪音、建築限高及阻斷路面交通被小港人視為惡鄰,近一甲子來影響當地發展,因此遷走機場呼聲不斷;儘管行政院將斥資880億改建機場欲加改善,但高市長陳其邁仍多次呼籲中央在南星計畫區蓋造24小時起降的新國際機場取而代之。「航空立委」許智傑呼應陳其邁這項規劃及小港鄉親遷走機場的期盼,倡議另填海造陸蓋造新國際機場,遷走小港機場,一解小港人夢魘,並開發原機場用地,翻轉當地發展,造福鄉親。

小港機場占地266公頃約80萬坪土地 市值超過4千億元

許智傑坦言,小港機場就地擴建完工要耗時15年,改建後同樣不能24小時起降,因此另建24小時可以起降的國際新機場實屬重要,他有要求交通部和運研所儘快評估,是否有機會在南星計畫或茄萣到七股的海邊填海造陸闢建24小時機場,之後就可考慮小港機場遷移過去。他說,小港機場占地266公頃約80萬坪土地,完遷後依每坪50萬元計,市值超過4千億元,留給市府很大的利用空間及開發機會,可評估引進台積電設廠串接科技廊帶或透過捷運聯開及都更開發條例,打造小港、前鎮成美國的「曼哈頓」,讓兩區華麗翻轉,對當地房價及生活機能也會有很大的進步、蓬勃發展可期。

高雄市長陳其邁多次呼籲中央在南星計畫區蓋造24小時起降的新國際機場。(圖/翻攝高雄好過日臉書)
高雄市長陳其邁多次呼籲中央在南星計畫區蓋造24小時起降的新國際機場。(圖/翻攝高雄好過日臉書)

許智傑長期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深耕交通議題,爭取高雄直航的國際航點不遺餘力,打造高雄航空新紀元、助攻高雄觀光,功不可沒,贏得「航空立委」美譽。他走訪航空公司爭取新闢高雄航線,深知小港機場先天不足之處,大大影響航空公司到高雄新闢航線意願,因此他贊同陳其邁提議在南星計畫蓋24小時起降的新國際機場取代小港機場。

「航空立委」許智傑倡議另填海造陸蓋造新國際機場,遷走小港機場,一解小港人夢魘,並開發原機場用地,翻轉當地發展,造福鄉親。(圖/徐炳文攝)
「航空立委」許智傑倡議另填海造陸蓋造新國際機場,遷走小港機場,一解小港人夢魘,並開發原機場用地,翻轉當地發展,造福鄉親。(圖/徐炳文攝)

科技大廠未來出貨對在地「24小時貨機起降」需求已迫在眉睫

由於小港機場跑道長度及腹地等本身硬體受限,加上營運期間連帶的噪音、禁限建與宵禁等問題,不僅阻礙機場營運發展,更導致周邊建物高度受限及交通阻隔,大大影響地方發展,考量近年來台積電計畫在嘉義、台南及高雄擴廠並吸引南部不少半導體大廠進駐,這些大廠未來出貨對在地「24小時貨機起降」需求已迫在眉睫,另蓋造一座全新高雄國際機場聲浪與日俱增。

此外,2024年11月,時任行政院長卓榮泰視察小港機場時,陳其邁拋出「希望興建24小時營運的高雄國際機場」,隨後同年11月底在議會市政總質詢也提到市府初步規劃把南星計畫擴建成機場,如同日本關西、香港赤鱲角由填海造陸而成的國際機場。南星計畫新國際機場預定地位在高屏溪出海口外海、鄰近林園,面積約為1000~1100公頃,且對外可連通規劃中的高雄捷運小港林園線及國道七號,交通便捷。 (相關報導: 比愛河、旗山老街更必去!高雄「1超強隱藏版景點」,遊客大讚風景絕美、連CNN都認證推薦 更多文章

許智傑指出,蓋造南部新國際機勢在必行,選址方面,交通部和民航局仍審慎評估中,但他仍以陳其邁提議的南星計畫為第一選項,但若可行性或技術實在難以克服,他則希望落腳在興達港至台南七股之間的內海,因為往北茄萣區興達港至台南七股之間有塊符合飛機航行的南北向,可填海造陸的用地,但仍在進行可行性評估中,如該處將有高雄捷運北延台南經過,則屆時可做支線銜接,交通也便捷,更可拉進城鄉差距繁榮茄萣、永安、彌陀區的海線北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