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NBC》報導,多數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之所以能累積可觀財富,與他們日常遵循的四個理財習慣息息相關。然而令人震驚的是,高達93%的美國人卻沒養成這些有助於致富的習慣,錯失邁向財務自由的契機。
習慣一:持續投資,不受市場起伏左右
在經濟前景不明、股市波動與通膨壓力籠罩的時代,許多人傾向觀望甚至撤資,但成功致富的人選擇逆勢操作。他們並不等待理想時機,秉持著「在市場中把握時機」,而非「試圖掌握市場時機」的投資哲學。
這些百萬富翁普遍會自動化投資計畫,並將經濟衰退視為資產折價購買的絕佳機會。相反一般大眾在市場下行時常出現恐慌性賣出,反而錯失資產增值的長期紅利。
習慣二:打造多元收入來源以穩固財務基礎
過度依賴單一工作收入,在AI、自動化與全球化快速變革的環境下風險愈發明顯。百萬富翁通常擁有多條財源管道,例如股息、房產租金、副業收入、智慧財產授權金、資本利得以及儲蓄利息等。
透過分散收入來源,不僅能提升財務安全性,也能為自己創造更高的被動收入,累積財富的速度大幅提升。
習慣三:以機會成本觀念檢視每筆花費
富人思維的核心之一,是懂得衡量每一次消費的隱藏代價。所謂機會成本,是指當你選擇花費金錢時,同時錯失了這筆錢可能帶來的投資回報。
舉例而言,與其購買價值6萬美元的豪車,精明的百萬富翁會換個角度思考:若將這筆資金投入年報酬8%的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10年後可能變成13萬美元。這種習慣讓他們在消費前深思熟慮,優先考慮資產增值的可能性。
習慣四:相信自己值得擁有財富
除了上述策略與數據分析,百萬富翁的成功同時也是內在的信念,他們堅信財富並非命運安排或少數人的專利,而是每個人都能主動創造的成果。
擁有致富思維的人會不斷思考:「如果世界上已有數百萬個百萬富翁,為什麼我不能成為其中之一?」這種積極自信的心態,是他們在財富道路上持續前進的心理支柱。 (相關報導: 經濟大衰退要來了!「數百萬人恐失業」,想自保聽《富爸爸》作者4建議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