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的非核家園政策一路走來引發不少爭議,而面對缺電危機以及未來產業綠電的需求,外界關注總統賴清德是否仍執意「廢核」?對此,媒體人黃暐瀚在臉書發文指出,今(6)日訪問清大教授李敏,李敏看賴清德的這2個舉動,直言其實賴清德想用核電,但礙於2大因素,只能一步步往「廢核」走去。
核三廠二號機將於5月17日除役,屆時台灣將沒有核電,民進黨的「反核」神主牌達標,不過面對缺電、電價上漲、產業綠電需求等問題,賴清德的能源政策真的不轉彎,是否一樣秉持「非核家園」,備受各界關注。
對此,黃暐瀚今訪問李敏指出,賴清德在2018年擔任行政院長曾說:「空污為標準,核電是最好的能源」。而賴清德上任總統後,在2024年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更找來挺核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當副召集人,前中研院士李遠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當顧問。
黃暐瀚說,李敏認為,賴清德其實心裡明白,知道核電的好處,甚至都不排除使用核電,但礙於「壓力團體」與「利益團體」的因素,只能一步步往「廢核」走去。 (相關報導: 台幣飆升「債券ETF瘋狂屠殺」 阮慕驊點名這檔慘狀:不知道多少人被抬出場 | 更多文章 )
黃暐瀚提到,李敏分析,廢核之後,台灣將面對「電量」、「電價」、「空污」三個問題。他更用兩句話來形容今年夏天馬上就要來臨的「缺電危機」:第一,潮水退了,才知道誰沒穿褲子。第二,熱鍋上的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