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持續攀升,家家戶戶紛紛開啟冷氣對抗酷熱,不過如果忽略冷氣機排水與保養細節,不僅會造成滴水聲、轟隆運轉聲擾鄰,還可能因此挨罰!根據台北市環保局統計,2024年夏季共查獲冷氣滴水近千件、噪音陳情逾五百件,不少民眾因未及時改善,被依《廢棄物清理法》與《噪音管制法》開罰最高達3萬元。環保局也提醒大家,在享受涼爽冷氣同時,務必落實4大檢查步驟,避免荷包失血與鄰里糾紛。
環保局指出,若民眾放任冷氣滴水,經勸導後仍未在7日內改善,將依《廢棄物清理法》第50條,開罰1200元至6000元。至於冷氣機因老舊或未妥善保養,造成運轉聲超出標準、影響環境安寧,則可依《噪音管制法》第24條開罰3000元至3萬元。
4招改善冷氣滴水與噪音 保養室外機成關鍵
環保局說明,許多民眾以為冷氣只會在室內製冷,不會造成外部影響,卻忽略了室外機與排水系統也屬關鍵。冷氣滴水不僅發出「滴滴答答」擾人聲響,長期還會導致牆面發霉、滋生病菌。而裝在外牆的室外機,經風吹日曬,零件易鬆脫老化,導致低頻噪音,嚴重干擾鄰居作息。
為了讓民眾在炎夏中既能涼爽又不觸法,環保局提供以下4大建議:
1.清洗冷氣濾網: 濾網若堆積灰塵,會影響排水順暢,導致冷凝水外溢。
2.確認排水管安裝正常: 若排水管脫落、破洞,會直接造成外滴問題。
3.定期清理排水接管與容器: 若無連接公設排水孔,務必確保水流順暢,避免蚊蟲孳生。
4.保養室外機+加裝隔震設備: 定期檢修、加裝橡膠墊可有效降低異音與震動。
環保局提醒,如遇鄰居冷氣長期滴水或產生擾人噪音,民眾可撥打1999市民熱線或聯繫當地清潔隊反映,由環保單位派員檢查並進行必要處理。別讓涼快的代價變成罰單與鄰里糾紛,維護居家舒適,也要顧及社區安寧。 (相關報導: 每月電費多1000元!台電曝「吹冷氣疏忽1件事」默默燒錢,夏天帳單少繳關鍵曝光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李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