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4月26日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辦「反綠共,戰獨裁」活動,瞬間讓「綠共」一詞成為在野黨支持者不滿民進黨的標籤化稱呼,然而,藍營這樣的發言是否影響未來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趙春山在《風傳媒》網路節目《下班瀚你聊》表示,以中國對國內政治情勢的了解,應該不會有過多的反應,但他也感嘆,台灣社會現在的氛圍讓提倡兩岸和平的論述,承受很大的壓力,繼續下去大家只能自求多福。
趙春山表示,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每每出訪中國都很不湊巧,但都是早就計劃好的,此次去就碰上大罷免。趙春山感嘆,台灣現在只要跟中國有任何的接觸就是親中賣台,然而,像夏立言這次訪中,只是出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山陵,要的還是和台商進行會談,協助台商與中國官方接觸解決問題。
趙春山透露,台商現在的處境非常艱難,原本的新南向在美國關稅後受到重擊,夾在中美關稅大戰之間,台灣社會對台商觀感又不佳,3方面都很辛苦,但中國現在仍然是台灣對外出口第2大順差國,解決這些台商的困難,原本應該是海基會的工作,但在不接受九二共識的情況下,他認為,國民黨能夠協助並不是壞事,海基會應該要樂觀其成。
對於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喊出「反綠共,也反紅共」,是否引響兩岸關係?趙春山認為,中國方面也理解台灣政治,像是遇到中國頻繁的軍事騷擾,當然要反對軍演,不然就沒票了。
同時,趙春山也指出,兩岸關係在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期間,沒有能夠將兩岸和解制度化,九二共識已是台灣能夠在沒有失去太多東西的情況下,能與中國談到最好的協議,但已錯過最好的時間,如今的社會氛圍已經很難再支持,「現在很糟糕的狀況是,我們去跟中國說不要打仗,連和平都不能談,就有可能被批評說現在要備戰怎麼會去談和平,被貼上中共同路人標籤。」
趙春山表示,藍營內部現在也會批評,國民黨跟中國接觸變成選舉時的負債,又不是國民黨執政為何要去當兩岸關係的煞車皮,致力於和平的人,變成兩面不是人,最後就是「大家自求多福」。他認為,國民黨應該要把兩岸政策講清楚,與民進黨做出區別,最後交由選民決定,而選民需要為自己的投票結果共同承擔可能帶來的影響。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