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美國再次偉大」不是重點?趙春山揭川普真正目標:中國在檯面下退讓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不斷對外放話稱正與中國針對關稅問題進行磋商。(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百日對全球政經情勢帶來巨變,尤其是針對中國所展開的貿易戰,更是為全球供應鏈投下不確定因素。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趙春山在《風傳媒》網路節目《下班瀚你聊》表示,川普一系列在關稅上的激進作為,並不是要讓美國再次偉大,是不讓美國繼續沈淪,但川普用錯方法導致世界各國對美國信心動搖。

趙春山解讀川普百日新政對全世界所造成的衝擊,他認為,川普第2任期所接手的美國,是一個國力正在向下的美國,疫情之後,美國面臨國內政治分化、通貨膨脹嚴重,再加上烏俄戰爭、以哈衝突等影響,川普所推動的政策並不是要讓美國再次偉大,而是不要讓美國繼續沉淪。

趙春山分析,川普一系列的激進措施是因為他商人的個性在賭,他想用4年的時間,去完成扭轉現有頹勢,但川普用錯方法、病急亂投醫,包括關稅在內,朝令夕改的政策已經讓美國於各國之間的可信度下降,具體展現在近期美債市場的下跌,各國投資人對美國國債失去信心。

趙春山指出,美國從二戰結束以來,之所以能夠維持獨一無二的地位,就是國際市場對於美元的信任、對美國國力的信心,如今這樣的信心正在瓦解。

對於川普近期不斷放話正在與中國展開關稅談判,遭中國駁斥,中國外交部甚至發布影片「不跪」表達強硬態度。趙春山認為,中國表面上已沒有退讓的餘地,這跟政治體制有關,目前中國社會輿論支持官方的強硬反擊。而中國要退讓會是檯面下的事,面子不能讓,像是近期傳出中國在乙烷、醫藥器材等高度依賴美國的部分,中方在幕後做出一些讓步。

趙春山研判,目前中國將能夠在這場貿易戰勝出的基本假設是政治文化,中國的制度韌性可以讓它可以在沒有選情壓力的情況下做出讓步,但表面上會說沒有,檯面下的交換協商會持續。

然而,趙春山指出,如果按照川普在談判上不按規矩辦事,美中雙方不會有任何協議,因為跟中國打交道不是這樣,需要前期雙邊的一些安排、鋪墊,川習會不會是一天就辦成的。

趙春山直指,目前看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美國不太可能,但川普訪中的機會並不能排除,川普即刻需要處理的問題,如美債到期問題需要中國的協助,中國作為美債的第二持有國,在緩解美債問題是可以幫忙的。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