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何以一打「川習」兩大大?學者解讀遊走美中神操作:輝達不只有執行長話術

日前才出訪中國的輝達創辦人黃仁勳(見圖),近日在華府論壇中對川普政府提出建言。(資料照,劉偉宏攝)

輝達(Nvidia)認列因美國政府限制中國H20晶片出口,產生的55億美元成本,執行長黃仁勳4月30日在華府論壇中建言,美國總統川普應對AI晶片出口政策做出調整,並示警中國在科技發展上並不落後。對此,旅美學者翁履中1日在臉書表示,黃仁勳敦促川普政府建立更「漸進、產業導向」的AI政策框架,他能遊走美中之間,靠的是底氣,展現的是並非誰都能學的「話術」,而是必須先擁有世界級的技術能力,才有資格進行戰略模糊。 

翁履中1日引述相關報導表示,黃仁勳認為,AI的發展將依賴於強健的能源基礎設施。黃仁勳在論壇與白宮演說中,多次稱讚川普領導下的製造業政策,並透露輝達正投入高達5000億美元,推動美國本土AI晶片製造與基礎建設,稱這是「自1960年代以來最大一場計算平台的革新。」輝達主要晶片仍依賴台積電製造,技術主力仍集中在台灣,但黃仁勳並未直接點出,而是聚焦「在岸製造」與AI工業轉型。值得注意的是,黃仁勳對中國表現出一種「既不貶低、也不激怒」的態度,坦言中國正緊追其後,這種言論既能引起美國政府對競爭威脅的重視,又不會過度挑釁中國政府,成功保持一種平衡姿態。

翁履中點評,黃仁勳示範如何面對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兩位老大的操作,他受邀到白宮演說,不只是作為輝達執行長與政府間進行「公關」互動,更是在展現有底氣的戰略藝術。試問有多少能在北京表示願意繼續合作、能在白宮大讚川普政策,同時喊話調整晶片出口限制?直白的說,不是黃仁勳怕得罪兩邊,而是美中都知道不能沒有輝達,與其說是欺騙、拍馬屁,不如說是黃仁勳讓各方都感到「舒服」的智慧,本質上是靠實力換來的操作空間。「當然,伴君如伴虎,川習兩位也可能翻臉逼黃仁勳選邊就是了!」

翁履中指出,值得台灣學習的,是要創造出黃仁勳擁有的這種「兩面不得罪,但兩面都讓他上桌」的實力。黃仁勳不是單靠話術,而是靠技術領先與市場掌握,讓美中兩方都不敢輕易翻臉,這不是「牆頭草」,而是「兩邊靠得住」的象徵,因為輝達的角色已經不可取代,黃仁勳有進行戰略模糊的資格。翁履中總結,黃仁勳顯現的是,真正的國際影響力來自硬實力,再加上聰明的戰略與語言技巧,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台灣若想參與這樣的全球競局,就要明白,除了鼓掌之外,也該問「如何能成為下一個不可替代的輝達」?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