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百日,關稅問題引起全世界外交談判接連不斷,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今(29)日在論壇中表示,世界正處於一場深層次的「革命時代」,台灣若未及時因應,將面臨重大挑戰。
黃志芳指出,過去3年來一直關注地緣政治與經濟的變化,去年貿協出版《變局中的抉擇》,希望藉此與台灣企業界溝通全球局勢的劇烈變動。現在川普上任百日,對全球秩序帶來的影響就像「電腦重開機」一般,而川普2.0所推動的經濟政策,是一場企圖打破既有架構、重建全球經貿規則的「革命」。
黃志芳說,川普不是單純的狂人或地產商,而是一位有策略的革命性領導者。這場革命的根本原因,在於全球化50年來所累積的深層失衡問題,特別是在美國體現得最為明顯,包括一年1兆美元的貿易逆差、2兆美元的財政赤字、製造業空洞化、國債高漲與貧富差距擴大。
「如果不採取革命性的手段,這些問題根本無法解決」,黃志芳形容川普的作法是「簡單粗暴」,如高額對等關稅與貨幣戰等,雖然常被外界批評變來變去,但實則是一步步試探路徑、摸著石頭過河。
黃志芳強調,這場革命的目的是為了重建美國的再工業化與主導全球新秩序。他警告,未來美國對外將不再區分傳統盟友或敵國,而是根據是否能協助其建立新秩序來決定合作關係,甚至不惜犧牲既有夥伴。「誰成為盟友,誰被犧牲,關鍵在於是否配合美國的轉型。」
對台灣而言,黃志芳認為川普主義帶來兩大挑戰:一是出口導向的經濟KPI將遭質疑,二是企業必須面臨「第二次轉型」。他回顧,台灣第一次轉型發生於1980年代末,當時因新台幣升值與對美順差壓力,企業大量遷移至中國,進行水平式擴張。而如今,在川普2.0時代,台灣企業需要的是更本質性的轉型,包括尋找新的價值鏈與競爭力。
「我們過去最自豪的是外匯存底全球名列前茅,但在新時代,這些成就恐怕會變成負擔,」他提醒,出口導向不應成為台灣發展的唯一想像,應尋求多元且能適應新秩序的經濟模式。
此外,黃志芳也提及人工智慧(AI)革命帶來的新衝擊。他認為,2025年已正式邁入AI 2.0時代,智慧型機器人與無所不在的AI應用將改寫產業格局,企業若無護城河(Moat)將難以立足。他鼓勵企業思考如同巴菲特投資哲學中的「護城河」概念,找出台灣獨特的競爭優勢。
更多風傳媒獨家新聞: (相關報導: 南韓明年起人均GDP「被台灣一路超車」 韓媒看IMF預測:令人痛心的警告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