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媽祖誕辰過後,東海岸便迎來充滿生命力的珊瑚產卵季節。為了讓珍貴的珊瑚能在乾淨健康的環境中繁衍後代,花蓮縣的「潛海戰將」潛水志工隊近期加強了在石梯坪海岸的淨海行動,積極清除海底的廢棄漁網與垃圾。
石梯坪是花東海岸獨特的珊瑚礁地形區,擁有豐富的珊瑚礁群和熱帶魚類生態。其潮間帶的壺穴地形更孕育了各式海藻、魚蝦貝類,是重要的海洋生物棲地。然而,隨意丟棄的廢棄漁網(俗稱「鬼網」)成為潛水員眼中最大的生態殺手。這些網具纏繞在珊瑚上,不僅阻礙其生長,更可能直接導致珊瑚白化死亡,也對其他海洋生物構成致命威脅。
為了守護這片蔚藍的海洋資源,花蓮縣長徐榛蔚領導的縣府團隊積極整合跨局處力量,推動海洋環境保護。例如,建設處水利科設置了垃圾攔截網,從源頭減少陸地與河川垃圾流入海洋。同時,縣府也與中央部會(如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合作,成立「花蓮縣淨海聯盟」,並自109年起招募專業潛水員加入「潛海戰將」行列,借助他們的專業技能打撈海底廢棄物、清除覆蓋在礁石上的漁網。
這些努力已見成效。花蓮縣的潛海戰將團隊自111年起,無論在團體或個人評鑑中,每年都獲得海保署的肯定。花蓮縣政府本身也在113年度海保署的「海洋環境管理地方政府考核」中,榮獲最高等級的「特優」殊榮。
徐榛蔚縣長強調,珊瑚礁是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棲地,保護珊瑚順利繁衍是環境永續的重要指標。她期待透過公部門與民間力量的持續合作(SDGs 17),共同為海洋保育努力,清除海洋廢棄物,維護健康的海洋生態系,最終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14)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