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醫美風潮流行,隨著醫療環境成熟,入門門檻降低,越來越多台灣民眾都有利用醫美進行保養的經驗。甚至連女星范冰冰都曾經搭專機來台,只為了打上皮秒雷射。以下整理了皮秒雷射的功效,以及6種常見機型的功效差異、術前術後保養懶人包一文看懂!
皮秒雷射是什麼?
皮秒雷射的「皮秒」是一種時間單位,1皮秒等於「一萬億分之一秒」的時間,所謂的皮秒雷射,就是藉由發出超短雷射脈衝,每擊出1發能量、需要1皮秒的時間,因此得名「皮秒」雷射。隨著雷射光撞擊皮膚下的黑色素,將黑色素粉碎成細小的粉塵狀顆粒,再由人體的免疫系統吸收,或者隨著代謝被排出體外。
皮秒雷射的雷射擊發時間,相較於一般傳統雷射的奈秒(nanosecond)縮短到皮秒(picosecond)單位,可在短脈衝時間內產生強大的光震波,減緩熱效應與組織傷害,時間越短,熱能越少,能量卻增強,因此皮秒雷射具有超短脈衝時間的優勢。
皮秒雷射的功效有哪些?
皮秒雷射主要用於擊退黑色素,改善色素沉澱所帶來的肌膚困擾,如膚色不均、黑肉底、暗沉蠟黃、泛紅等。如果想要去除刺青,各式深淺斑,如:肝斑、雀斑、曬斑、老人斑、顴骨母斑、太田母斑等,也可以利用皮秒雷射進行。
皮秒雷射機型比較
皮秒雷射的波長與透鏡差異?
了解了皮秒雷射的功效後,你可能會想問,那不同的波長有什麼差異呢?其實要先從自己的肌膚狀況進行選擇,因為人的斑點和痘疤可以細分成不同種類,分別位在皮下不同深度,而皮秒雷射的多種波長選擇,可依照各種波長穿透的皮膚深度,進而解決不同的深、淺層色素;而當波長越長(數字越大)可作用到皮下的深度就越深,主要分為:
1.波長532:
主要用於治療淺層的斑點,例如:曬斑、雀斑,以及膚色不均。
2.波長595:
3.波長755:
適合治療位在真皮層的黑色素,像是肝斑、顴骨斑、太田母斑。
4.波長1064:
而皮秒雷射機型不斷推陳出新,每台皮秒雷射的波長不同、搭載的專利透鏡也不一樣。不同的專利透鏡,除了名稱不一樣,更重要的是透鏡製造核心技術不同,且搭配皮秒雷射機型波長不同,修復期也不一樣。
蜂巢皮秒是什麼?
市面上的蜂巢皮秒,也就是皮秒雷射的一種,原理是皮秒加上MLA 聚焦透鏡又稱「蜂巢透鏡」,透過光學折射原理,分散雷射光束,使雷射光以點狀輸出,就好像蜂巢一樣,能降低皮膚的傷害總面積,在不破壞表皮的情況下,造成皮下組織空泡化效應,啟動肌膚底層的自主修復機制、刺激膠原蛋白增生,有利治療較深層的真皮層,改善如凹洞、凹疤等狀況。也可以這樣理解:蜂巢皮秒不只有治療效果,也有保養作用,針對毛孔細紋、痘疤都有改善的功效。
隨著皮秒雷射普及化,現在有越來越多機型都有此模式,可以達到蜂巢皮秒的效果。不過蜂巢皮秒的疼痛感也比較明顯。
皮秒術前/後注意事項
1.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請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如果有有藥物過敏或特殊體質的民眾,應事先告知。
2.治療前一週停用外用A酸藥膏,並且不可以進行果酸或其他去角質、換膚等治療。
3.術前3~6個月,應停用口服A酸,停用期間依口服時間及劑量而定。
(1)治療後,若有安排出國行程或是將進行戶外活動。
(2)懷孕、蕁麻疹、治療部位有病毒感染、皮膚病變、血液或免疫力系統異常者。
(3)曾經得過口唇型疱疹,因為雷射手術有可能會刺激口唇型疱疹復發。
(4)如有重大疾病,服用特殊藥物,或者近期內有皮膚異常。
而術後因肌膚角質層受損,皮膚狀況較脆弱,可能伴隨些許短暫性敏感泛紅、乾癢等狀況。而且如果是加強治療斑點或凹疤,術後可能會有局部皮下出血或結薄痂。因此可進行冰敷,或者薄擦藥膏,後續做好身體補水、留意肌膚保濕與防曬,讓肌膚妥善修復、代謝黑色素,照護相對容易。
皮秒雷射常見問題?
Q1:皮秒雷射會痛嗎?
皮秒雷射治療前,會敷上皮膚麻醉藥膏,因此治療過程只會有些許刺刺的感覺。術後手術部位會稍微泛紅,可以加以冰敷舒緩。根據臨床經驗,臉部的泛紅在 24 小時內即會逐漸退去。若臉上有結痂,約 3~5 天即會癒合脫落。
Q2:皮秒雷射治療時間一次多久?
皮秒雷射的療程,包含敷麻藥、進行雷射施打以及後續保養,大概需要2個小時左右。
Q3:打完皮秒反黑怎麼辦?
正常情況下,皮秒雷射後不會出現反黑現象。常見反黑的原因,包括以較高的能量處理深層的斑點,使該區域的肌底發炎,因此會提升術後反黑的機率;或是術後照顧不當,未積極保濕及確實防曬。但如果真的發生反黑狀況,也無須太過擔心,皮膚會自然代謝色素,通常在 2-3 個月會慢慢淡去。
皮秒打幾次才有效?
因為皮膚的變化是動態的,會週期性地生成角質、色素沉澱,所以需要持續性的保養。專家建議首次接觸皮秒雷射,可先與醫師討論規劃,先安排頻率 1.5~2 個月一次密集施打,通常若第一次進行皮秒雷射,大約6–9週後可以看到最大的成效,但視個人情況也有可能更久,等到膚況達到期待效果後,轉為 3~6 月一次的定期保養也可以。
皮秒雷射恢復期多久?
皮秒雷射對皮膚的熱傷害較小、色素清除效果佳、術後反黑機率低,術後恢復期也較短。皮秒雷射術後建議預留 3-5 天的恢復期,並且在1個半月內,勿再接受其他雷射或脈衝光療程,確切的間隔時間視個人體質不同,建議向專業醫師諮詢後決定。
打完皮秒雷射為何要防曬?
因為術後應避免在紫外線下過度曝曬,以免產生黑色素沉澱,引起皮膚反黑,或紅腫、發熱、疼痛或脫皮等症狀,對皮膚造成二次傷害。
如果有外出需求,建議選用SPF 50 高防曬係數的產品,搭配帽子、陽傘等物理性防曬。不過在防曬之餘,要避免使用甘醇酸、A 酸、杏仁酸等美白或有酒精性成分的保養品刺激皮膚。保養得宜,讓肌膚得到較良好的修復,術後效果才會更顯著。
皮秒雷射後多久可以擦防曬、上妝?
基本上隔天或者一周內都可以化妝,但是主要還是要視皮秒雷射強度而異。能量較弱、保養型的皮秒雷射(未結痂)術後隔天即可上妝,需要特別留意雷射後肌膚仍較脆弱,一週內化妝及卸妝,盡可能避免揉搓、摩擦的方式。
但是如果採用治療型的雷射,臉上原有斑點的地方,可能會結薄痂,真的有必要上妝的需求,仍可用隔離霜或粉底遮瑕,不過一般建議結痂完全自然脫落後再上妝(術後三日內盡可能避免上妝)。化妝以淡妝為主,減少皮膚負擔。
打完皮秒長痘痘正常嗎?
造成爆痘可能是因為隱形粉刺深藏在肉眼看不到的肌膚內,接觸到高能量的雷射,當皮脂腺分泌旺盛、可能引發粉刺的發炎。或者是無開口的閉鎖性粉刺利於微生物增生,因雷射消滅了微生物,其體內的代謝物質引發皮膚強烈的發炎,因此冒出痘痘。
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術後保養不當,使用油膩滋潤的保養品、來路不明的面膜,成份含有防腐劑、香料等,過度去角質等錯誤保養,可能引發痘痘狂冒。有些人則是因為酒糟性皮膚炎、不常見的淺層性的毛囊炎等本身潛在皮膚的問題,打完雷射後可能冒出丘疹與痘痘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