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季將至,2025年5月1日要進行2024年(113年度)的個人所得稅申報,為因應物價上漲,財政部調高免稅額、標準扣除額及多項特別扣除額,減輕納稅人負擔。今年4大變動包含基本生活費提高、所得稅級距上調、租金支出扣除額擴大適用,及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放寬資格與增額。至於何時是報稅的最後期限?所得稅多少不用繳?要怎麼善用這些調整降低稅負?《風傳媒》整理完整的報稅資訊,讓您一文看懂,輕鬆無負擔。
2025年何時報稅?
綜合所得稅(下稱綜所稅、所得稅)的申報時間固定為每年的5月1日至5月31日。由於2025年5月31日適逢假日,因此,申報截止日順延至6月2日。財政部提醒,民眾若未在期限內完成申報,補報時須加計利息,利息金額可至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的「滯納金、滯納利息試算」專區進行試算。
1.綜所稅申報資料下載時間:待公布,透過使用憑證或查詢碼下載。
2.綜合所得稅申報時間:5月1日至6月2日。
3.開放附件上傳時間:5月1日至待公布。
2025年報稅資格
財政部表示,綜所稅採家戶申報制,包含本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單身者僅需計算個人年收入;結婚者,可視所得與撫養狀況,選擇分開或合併報稅,看何種計稅方式最有利,決定由一方作為納稅義務人。財政部也提醒,自2023年起,《民法》已下修成年年齡至18歲。報稅人可從「未成年,2007年(民國96年)1月1日後出生」、「是否符合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等2條件,判斷要列報為扶養人,還是自行申報。
2025年所得稅申報方式
1.網路報稅
財政部指出,納稅人可透過離線版或線上版系統進行申報,下載專屬軟體或直接使用網頁系統,填寫申報資料並上傳。
適用認證方式
健保卡(須先註冊)、自然人憑證、電子憑證、行動電話認證、行動身分識別。
適用對象
具網路連線能力並能操作電腦、平板或手機進行申報之國人。
2.手機報稅
適用認證方式
適用對象
3.二維條碼報稅
財政部說明,下載電子申報軟體,建立並列印二維條碼後,攜帶至國稅局現場辦理申報。
適用認證方式
適用對象
4.紙本申報
納稅人可手寫紙本申報書並附上相關證明文件,親自送件至國稅局或掛號郵寄至戶籍地所屬國稅局。
不適用任何認證方式
適用對象
2025年所得稅新制
什麼是所得稅免稅額?
所得稅免稅額是從綜合所得稅淨額的公式得出:
綜合所得總額-免稅額-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擇一)-特別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所得淨額。
近年物價不斷調漲,因此,2025年的免稅額額度為每人97000元;年滿70歲的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納稅義務人扶養之直系尊親屬為每人14萬5500元。財政部指出,2025年新制上路後,進一步提高免稅額額度,代表更多收入可免於課稅,減少實際應稅金額,有利於薪資收入不高的家庭。標準扣除額與各類扣除額同步調高,其中標準扣除額是所有人統一標準的所得稅申報扣除金額,現行額度為單身者每人13萬1000元,夫妻2人共26萬2000元,對雙薪家庭而言,夫妻合併報稅的標準扣除額增加幅度顯著,有效降低整體稅負。另特別扣除額中的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亦有調整,讓國人有更多空間申報扣除。
小提醒
通常每位納稅人皆會扣到免稅額、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及基本生活費差額,則會依家庭狀況、生活狀態、身份等,進行相對應的扣除。因此,在報稅時,民眾須留意今年免稅額、扣除額的變化,避免自己算錯應納稅額。
2025年所得稅新制調整1》調高每人基本生活費
財政部解釋,基本生活費是指納稅人為維持自己及受扶養親屬享有符合人性尊嚴之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並由中央主管機關參照中央主計機關所公布最新1年全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60%定之,並於每2年定期檢討。」2025年的基本生活費從20萬2000元升至21萬元。
2025年所得稅新制調整2》調高免稅額
新制調整的第2項重點是今年的免稅額調高,即申報2024年度、113年度的綜所稅,未滿70歲由92000元升至97000元;滿70歲的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納稅義務人扶養之直系尊親屬免稅額,由13萬8000元升至14萬5000元。財政部表示,新的免稅額較2024年有所提高,適用每位納稅義務人及其受扶養親屬。
2025年所得稅新制調整3》調高標準扣除額
財政部說明,2025年的標準扣除額,個人由12萬4000元升至13萬1000元;夫妻由24萬8000元升至26萬2000元。
2025年所得稅新制調整4》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解釋,薪資收入是指民眾在職務上或工作上所取得的各種收入,包含薪金、俸給、工資、津貼、歲費、獎金、紅利及各種補助費。另「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於單一課稅年度內,在中華民國境內居留合計不超過90天者,其自中華民國境外雇主所取得的勞務報酬,非屬中華民國來源所得。
財政部說,2025年的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提高至每人可扣除21萬8000元;全年薪資收入未達21萬8000元者,僅得就其全年薪資收入總額全數扣除。
2025年所得稅新制調整5》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財政部提及,2025年的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升至21萬8000元。納稅義務人、配偶或申報受扶養親屬為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或《精神衛生法》第3條第4款規定的嚴重病人,即可依規申報扣抵。
2025年所得稅新制調整6》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財政部表示,納稅義務人申報扶養6歲以下的子女,2025年調高第1胎至15萬元,第2胎以上每胎22萬5000元,並取消排富條款。
2025年所得稅新制調整7》房租支出特別扣除額
財政部說明,房租支出從列舉扣除額改為特別扣除額,114年調高至18萬元,但設有排富條款及排除「有屋族」。如納稅人、配偶或扶養親屬(名下無房屋)在台灣租屋自住,且房屋未作營業或業務用途,就可申報租屋扣除額。
2025年所得稅新制調整8》調高基本所得免稅額
2025年所得稅新制調整9》個人保險死亡給付免稅額
財政部表示,個人保險死亡給付免稅額由3330萬元升至3740萬元。
列舉扣除額
財政部提及,以上支出皆可提供證明文件,但與標準扣除額間,只可選擇一種申報。
2025年免繳稅門檻
1.無租屋的單身者
2.租屋的單身者
3.雙薪且沒有養育子女(即頂客族)或其親屬
4.雙薪且育有2名6歲以下兒童的一家4口
5.三代同堂之家庭(一位70歲以上適用於身障及長照扣除長者的)
財政部提醒,今年單身且收入低於44萬6000元者,就不用繳納所得稅。不過,若有可扣抵的稅額,還是須辦理結算申報才能退稅。
2025年所得稅級距調整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說明,今年報稅時還要注意一大重點為,113年度(2024年)的所得稅級距調高,最低5%級距,綜合所得淨額從56萬元調升至59萬元;最高40%級距,綜合所得淨額從472萬元調升至498萬元,且各級距皆有調整。財政部指出,綜所稅課徵使用「累進稅率」,所得淨額較高時,會被課較多的稅;所得淨額較低,便可繳納較少的稅。目前綜所稅共有5%、12%、20%、30%、40%等5個課稅級距,納稅人可透過適用稅率級距,算出自己要繳納多少稅額。
113年度至114年度累進稅率。(取自財政部臺北國稅局官網)
2025年個人綜所稅報稅試算3步驟
1.計算「基本生活費差額」公式
先計算基本生活費總額(21萬元)×(納稅義務人+配偶+受扶養親屬人數),再套入公式:基本生活費總額-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特別扣除額(不含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財產交易損失特別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
2.套用「綜合所得淨額」公式
綜合所得總額-免稅額-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若值為負,則不須納入綜合所得淨額公式計算)=綜合所得淨額。
3.套用「應納稅額」公式
2025年報稅流程5步驟
下以個人透過網路申報綜所稅為例,分為電腦線上報稅及手機報稅等2大流程。
電腦、手機報稅步驟1》前往財政部電子綜合所得稅申報系統
財政部說明,民眾線上報綜所稅,可進入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依序點選個人項目中的「綜合所得稅」、「綜所稅結算申報」、「Web線上版」。財政部補充,納稅人也可下載手機版App,或下載「Windows財政部報稅軟體」(離線版)。
電腦、手機報稅步驟2》登入並進行身分驗證
電腦、手機報稅步驟3》確認7大項目的內容是否有誤
2.計算免稅額:包含確認是否申報扶養、夫妻申報事項。
電腦、手機報稅步驟4》繳稅或退稅
繳稅的8大支付管道
2.4大超商,即統一超商(7-ELEVEN)、全家便利商店(FamilyMart)、萊爾富、OK超商,皆限30000元以下。
6.活期存款帳戶轉帳 (僅已註冊健保卡、自然人憑證、電子憑證及行動身分識別,可線上即時扣款)。
8.掃描書表上的QR Code(僅沿用上一年度繳、退稅成功的納稅人本人帳戶,才可使用)。
退稅的4大收款管道
3.免付費電話語音確認:0800-000-321。
電腦、手機報稅步驟5》上傳所得稅申報資料
將前述確認過的資訊,上傳至報稅系統,系統會再告知你是否有需附證明文件:
2025年個人綜所稅查詢
財政部表示,民眾如要確認綜所稅申報是否完成,可至綜合所得稅申報結果查詢。財政部也提醒,繳稅資料彙整上傳時間至少需2個工作天,納稅人請於繳稅次日起第3個工作日再查詢。可查詢的範圍為2025年的網路申報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