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想靠理財致富,單靠投資真的夠嗎?對於中產階級而言,穩定的本業收入與良好的信用,才是打開財富之門的真正關鍵。本篇文章透過與一位高中生的對話,深入探討「工作、信用、投資」三者間的真實關係,並提醒大家:想要穩健致富,從打造高收入與強信用開始,才是最務實的理財之路。
有個高中生同學來問我有關於理財的事情,我覺得他的問題很有趣:中產階級如何能致富?
一個年薪150萬的電子廠工程師和一個年薪200萬賣小吃,哪個比較有錢?這個同學說,他覺得就是200萬賣小吃。工程師現在工時長,要往上爬都很困難,所以他沒有要做工程師。純粹就收入來說,能賣到200萬「收入」,當然是比150萬賺錢。(先不論到底要花多長的工時,搞不好比工程師還多還累。)不過我問他說,財富是怎麼來的?靠工作能致富嗎?他說,工作賺錢賺不到錢,要投資才賺得到錢。哇,這說法跟很多網友說的一樣。
中產階級想致富?別只靠投資,關鍵在「收入與信用」!
我說,「你少考慮了一樣東西,叫做信用。」要買房子的時候,上班族能拿到的房貸條件可能比較好。同樣買兩千萬的房子,頭期款400萬,上班族可以更容易貸款到1600萬,也就是四倍的金額。除了房子本身不要太差之外,利率則是依照你公司與收入的狀況給的。
這種開槓桿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你一定聽過,有錢人都是借錢才變得有錢。他們能壓低借款的成本,甚至實際上不太需要還。用少少的錢做大大的槓桿,只要現金流能還的出來,能借就借。
信用分數與貸款利率:財富翻轉的隱形推手
很多人在網路上說,「工作不能致富,所以我們要投資」,所以槓桿開到最大,信貸房貸給他借下去。這句話是沒錯的,但是其實辦貸款的時候,還是要附上自己的收入證明,附上公司名片,公司薪資單等等。也就是說,一般人鄙視的「工作不能致富」「月收入」,其實它們給了你堅實的後盾,也就是「 信用」。
如果自己收入也不穩定,或者是收入偏低,當然也可以貸款,但是你的利率就高,額度就低。在資本市場之中,借貸成本高,就是一個劣勢了。
鄙視工作的人,要想一想:工作這件事情真的無法賺到錢?還是其實是因為自己收入低看不到希望,才設法說服自己工作收入不重要?無法理解這一點的人,同樣是借錢開槓桿炒股票炒房,這族群的風險就是比那些收入穩定又高的人要高很多。
真正致富的方法:提高本業收入與穩定現金流
當然我們的人生不是小說,沒辦法學有錢人錢搬來搬去。那一般人的信用哪來?國家借錢,要拼軍隊拳頭大小,建立信用。一般上班族借錢則是拼名片大小張,拼你的收入證明。公司大,收入越高,越持久穩定,貸款成本越低。這種信用非常值錢,甚至可以幫你脫離底層。 (相關報導: 窮人為什麼依然貧窮?專家:多數人犯1個錯,讓賺錢機會溜走了! | 更多文章 )
像是考上好一點的公務員,收入一般,但是生活都過得不錯。他們就是走「我的公司是政府不會倒,信用超強」的流派。雖然公務員薪水不能致富,但是因為他們貸款條件好,許多公務員買房生小孩不是問題,這就已經能贏過很多人了。這個例子可以看到「信用的威力」,所以信用的確是可以翻轉人生。你在網路上看到的那些炒房,信貸投資,其實對於那些大學教授,醫生,工程師炒房團,以及有穩定本業收入的族群來說,他們玩得很快樂。但是對於想要依樣畫葫蘆,收入存款才在起步的小資族群來說,風險就難以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