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颱「蝴蝶」恐生成!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表示,西北太平洋有「熱帶擾動」發展的跡象,歐洲系集模式未來10天的模擬路徑,大致在菲律賓或其兩側海面北轉。氣象署表示,今(28)日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全台留意陣雨或雷雨,北台灣高溫下降至攝氏24、25度;明天水氣減少,30日起高溫回升達30度以上;5月4日可能有另一波鋒面影響。
2波鋒面接力「氣溫降到1字頭」!全台降雨熱區曝光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劉沛滕表示,今天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全台有雨,中部以北及宜花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台東地區為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有零星短暫陣雨。
劉沛滕提到,預估今晚鋒面就會通過金馬地區,要留意有較大雨勢;北部今天凌晨受鋒面影響開始下雨,預估會隨鋒面移動由北而南降雨。
劉沛滕指出,東北季風今天就會通過,明天仍受東北季風影響,30日減弱,各地水氣減少,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午後西半部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則是多雲到晴。
劉沛滕表示,5月1日至3日轉偏東南風或南風,水氣略增,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各山區也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並有機會擴及平地;預估5月4日又一波鋒面接近,可能影響北台灣,易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
氣溫方面,劉沛滕表示,今天及明天因東北季風影響轉涼,主要降溫以北台灣較顯著,其他地區主要是因降雨略降2度左右。今天北台灣白天高溫約24、25度,入夜後約19至21度,中部高溫約26至28度,南部約30度左右。
劉沛滕說,30日東北季風減弱,白天氣溫回升,北台灣高溫有機會達30度以上;5月1日至3日水氣多,偏悶熱,若未降雨,白天高溫都會在30度以上。

熱帶擾動發展,可能影響梅雨形成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表示,西北太平洋有「熱帶擾動」發展的跡象,歐洲系集模式未來10天的模擬路徑,大致在菲律賓或其兩側海面北轉,如果生成颱風,將會是今年首颱「蝴蝶」;美國系集模式模擬路徑則在菲律賓東側北轉,兩者路徑雖不同,但皆不利於在東亞大氣環流內形成「梅雨滯留鋒」,在台灣附近的對流分布不確定性大幅提高;故對期末模擬、莫急下定論,應持續觀察其最新的調整。
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5月3至7日各地大致多雲時晴,天氣偏暖,台灣附近水氣偏多,大氣並不穩定,午後常有對流在陸地發展,帶來陣雨或雷雨的機率。
梅雨季最快報到時間點曝光
至於今年梅雨季預估何時開始,劉沛滕說,目前還在觀察中,可能是在5月中、下旬的機會較高;氣象署將於4月明天的梅雨季展望記者會中說明。
另外,今晚及明晨中部以北地區易有局部霧或低雲,影響能見度。 (相關報導: 降雨機率30%不是3成機會會下雨?教育部公布正確意思,網友全大讚「長知識了」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