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期有多家銀行在短短5週內,就關閉大約145家分行,包含道明銀行 (TD Bank)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富國銀行(Wells Fargo)、旗星銀行(Flagstar Bank)等。其中,道明銀行將在6月5日前,陸續關閉38家分行。 數量是近期提交分行關閉申請的銀行排名中的第二名。
又有知名銀行爆倒閉潮!
根據外媒《Newsweek》3月報導指出,其中,道明銀行將關閉1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的38家分行。數量僅次於計畫關閉分行最多達44家的旗星銀行 (Flagstar Bank) 。
《每日郵報》指出,道明銀行承認,關閉分行的「艱難決定」將導致一些員工失業。而此大規模分行關閉的行動,預計將於6月5日前完成。
關閉分行原因則是因為,顧客銀行使用習慣的轉變,以及整體金融業界縮減實體據點、加強數位服務的趨勢。
道明銀行發言人向《Fast Company》表示,「在持續進行的策略性與日常業務檢討中,我們會評估分行人流、客戶需求、產品使用情況與社區環境,以決定是否需要調整我們的實體網路」。
事實上,道明銀行曾因違反洗錢法規,與美國司法部(DOJ)達成30億美元和解,此次重組是在道明銀行陷入法律困境之後進行的。美國司法部當時發現,2018 年至 2024 年期間,該銀行未能監控18.3 兆美元的付款,導致超過6億美元的洗錢交易。結果,該銀行面臨超過30億美元的罰款和被施加4.34億美元的資產上限。
此外,該銀行同時也正在進行高層改組。根據《Banking Dive》報導,前首席營運官兼加拿大個人銀行集團主管雷蒙德·陳(Raymond Chun)已於今年2月被任命為執行長。艾莉森·羅賓森(Allison Robinson)則接任零售通路主管,而安德魯·史都華(Andrew Stuart)負責美國的消費金融、汽車金融及財富管理部門。
《每日郵報》提到,最新研究更指出,按照自2018年以來平均每年淨關閉1646家的速度,美國最後一家實體銀行分行可能會在2041年關門。
《The Mirror》等報導也指出,數位行銷專家達倫・金曼(Darren Kingman)表示,「美國的銀行關閉速度並未放緩」。
根據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局網站,2023年時,美國矽谷銀行及Signature Bank於當時三月份破產,美國共和第一銀行(Republic First Bank)宣告倒閉,成為美國今年首家倒閉銀行。當時是因為美國區域性的和規模較小的銀行機構受到根深蒂固的脆弱性、貸款管理不當、監管失誤、市場不穩定、風險管理失敗以及其他因素的衝擊。
根據投資慧眼網站指出,而此次2025年的銀行倒閉潮,這些銀行分行的倒閉可能不是因為銀行業業績下滑,而是數字化轉型的自然結果。
專家表示,我們正在走向無現金社會,而每個銀行分行人數的增加和仍有2億美國人進行現金存款的事實意味著在銀行等待時間更長、用戶體驗更差。 (相關報導: 台灣知名飯店倒閉熄燈!欠稅百萬慘「淪落法拍」,最低78萬元就能入手 | 更多文章 )
資料來源:《每日郵報》、《The Mirror》、《Newsweek》